市场转型背景下居民社会比较的参照范围研究

被引:6
作者
卢楠 [1 ]
王毅杰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
[2] 河海大学社会学系
关键词
社会比较; 参照范围; 社会转型;
D O I
10.13858/j.cnki.cn32-1312/c.2017.06.009
中图分类号
C912.3 [社会关系、社会约制];
学科分类号
1407 ;
摘要
当前我国社会存在人们主观意识同他的客观位置相分离的现象,社会比较理论成为解释这一现象的重要视角。探寻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剧烈社会转型过程中,人们进行社会比较的参照范围正在发生变化。本文基于2014年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数据,在区分了"局部参照"和"总体参照"后,选择合适的题项对其进行操作化,通过比较不同参照系模型的拟合度来判断人们对参照系的选择。研究发现,总体上,人们进行社会比较最重要的仍是"局部参照";分世代来看,60后和70后倾向于"局部参照",80后和90后人群倾向于"总体参照";这种参照系的世代差异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比较的参照系由"局部"到"总体"的变化趋势,同时也体现了中国市场转型进程中的社会生活环境对不同世代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社会信任分异:农民工与市民的比较研究 [J].
王毅杰 ;
丁百仁 .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7, 19 (02) :110-118+148
[2]   中国公众的收入公平感:一种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解释 [J].
刘欣 ;
胡安宁 .
社会, 2016, 36 (04) :133-156
[3]   社会比较与主观地位认同:以广州市为例 [J].
刘晗 .
社会发展研究, 2015, 2 (03) :51-67+243
[4]   中国城乡居民的阶层地位认同偏差 [J].
范晓光 ;
陈云松 .
社会学研究, 2015, 30 (04) :143-168+244
[5]   中国城市居民阶层地位认同偏移研究 [J].
韩钰 ;
仇立平 .
社会发展研究, 2015, 2 (01) :1-17+243
[6]   亚洲的相对收入和幸福感: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全国性调查证据 [J].
小盐隆士 ;
野崎华世 ;
小林美树 ;
和军 ;
陈路 .
国外理论动态, 2014, (06) :65-74
[7]   不仅有“相对剥夺”,还有“生存焦虑”——中国主观认同阶层分布十年变迁的实证分析(2001—2011) [J].
陈光金 .
黑龙江社会科学, 2013, (05) :76-88
[8]   地位层级认同为何下移 兼论地位层级认同基础的转变 [J].
高勇 .
社会, 2013, 33 (04) :83-102
[9]   经济增长时期的国民幸福感——基于CGSS数据的追踪研究 [J].
刘军强 ;
熊谋林 ;
苏阳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2) :82-102+207
[10]   转型期中国公众的分配公平感:结果公平与机会公平 [J].
孟天广 .
社会, 2012, 32 (06) :108-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