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其交通可达的地区差异分析

被引:17
作者
胡浩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优秀旅游城市; 空间格局; 交通可达; 地区差异; GIS;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3.06.008
中图分类号
K901 [人文地理学];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60201 ; 070502 ; 120203 ;
摘要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产生发展的过程是旅游城市宏观管理和基础设施空间效益组织的过程,也是伴随着中国现代旅游和城市建设逐步发展的过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近20 a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建设,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存在着其空间分布的地域差异和交通可达的空间效益差异。基于ArcGIS空间定位和空间分析技术,对全国尺度、省级尺度、地市尺度下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空间格局及其1 h、2 h、3 h交通可达的地区差异进行宏、中、微观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交通可达的地区差异与其全国范围的空间分布差异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以大理市到黑河市3 h交通可达范围的连线为界限,呈明显的东多西少,南多北少的地理格局形态,不同时间距离的区域经济差异同时表现出以优秀旅游城市为中心的距离衰减特征,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的发展建设有待进一步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703 / 70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21]   基于生态位的长三角区域旅游城市竞合态势及策略 [J].
汪清蓉 ;
余构雄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33 (06) :112-118
[22]   我国中小旅游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J].
郭伟 ;
索虹 ;
陈红梅 .
学术交流, 2008, (11) :136-139
[23]   从区域差异角度看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体系的建设 [J].
陈家刚 ;
李天元 .
旅游科学, 2008, (02) :15-19
[24]   旅游城市居民游憩消费实证研究 [J].
宋秋 .
特区经济, 2008, (02) :144-146
[25]   基于旅游目的地品牌管理过程的定位主题口号评价——以我国优秀旅游城市为例 [J].
曲颖 ;
李天元 .
旅游学刊, 2008, (01) :30-35
[26]   基于GIS的烟威地区旅游资源空间分析 [J].
张继平 ;
常学礼 ;
曹艳英 ;
魏兴华 .
测绘科学, 2007, (06) :182-184+210
[27]   纵横聚焦:旅游城市连绵区文化资源整合的必然趋势——以宁镇扬旅游文化圈为例 [J].
徐小波 .
旅游学刊, 2007, (11) :21-27
[28]   创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的城市文化建设——以广东东莞市为例 [J].
李玲玲 .
经济地理, 2007, (02) :344-346
[29]   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空间分布及其动力机制研究 [J].
黎筱筱 ;
马晓龙 ;
吴必虎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5) :120-124
[30]   中国省际及主要旅游城市旅游规模 [J].
朱竑 ;
吴旗韬 .
地理学报, 2005, (06) :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