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

被引:45
作者
李裕瑞 [1 ,2 ]
刘彦随 [1 ]
龙花楼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粮食生产; 面板数据模型; 时空变化; 影响机制;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6.11 [粮食作物];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利用1999-2006年县域统计数据,借助面板数据模型,对江苏省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影响机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粮食播种面积是影响粮食生产时空变化的相对活跃因素;城镇化、工业化因素通过比较经济效益对全省粮食生产产生一定程度的负向影响;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对全省粮食生产恢复起到积极作用,并且这一支持政策对三大地区、不同收入水平地区的粮食生产促进效应存在差异,体现在对苏北、低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强,而对苏南、相对高收入地区的促进作用较弱。鉴于江苏省粮食生产的时空变化和政策效应的区域差异,适应此特征的粮食生产发展战略和补贴政策设计需及时响应。以统筹城乡和区域发展为契机,减少耕地非农占用,优化土地资源城乡配置,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和强化粮食补贴机制,有助于促进江苏粮食生产持续发展与供需平衡。
引用
收藏
页码:125 / 13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深化对粮食安全问题的认识 [J].
万宝瑞 .
农业经济问题, 2008, (09) :4-8+110
[2]   江苏省人均粮食地域格局变化特征及驱动机制 [J].
李裕瑞 ;
吕爱清 ;
卞新民 .
资源科学, 2008, (03) :423-430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江苏区域发展均衡性的测度分析 [J].
吴康 ;
韦玉春 .
地理科学进展, 2008, (01) :64-74
[4]   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新农村建设 [J].
龙花楼 ;
刘彦随 ;
唐国平 ;
陈玉福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790-796
[5]   中国水稻生产布局变动分析 [J].
钟甫宁 ;
刘顺飞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09) :39-44
[6]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变化及其成因实证分析——基于空间计量经济学模型 [J].
陆文聪 ;
梅燕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3) :140-152
[7]   中国东部沿海地区乡村转型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J].
刘彦随 .
地理学报, 2007, (06) :563-570
[8]   我国主体功能区划的科学基础 [J].
樊杰 .
地理学报, 2007, (04) :339-350
[9]   中国粮食生产区域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J].
罗万纯 ;
陈永福 .
农业技术经济, 2005, (06) :60-66
[10]   粮食补贴改革研究——以江苏省的调查为例 [J].
曹芳 ;
李岳云 .
当代财经, 2005, (04) :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