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与新农村建设

被引:24
作者
龙花楼 [1 ]
刘彦随 [1 ]
唐国平 [2 ]
陈玉福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俄勒冈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新农村建设; 农村可持续发展; 昆山市;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7.126
中图分类号
F301 [土地经济学];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020202 ;
摘要
结合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数据库,运用双变量统计分析模型分析了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社会经济驱动力,并从土地利用的视角探讨了昆山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途径。研究表明,1987—2000年间昆山市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特点是耕地被城镇用地、农村居民点、水面养殖坑塘和工矿交通用地大量占用,土地利用斑块破碎化非常明显。工业化、城市化、人口增长和经济改革措施是期间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作者提出昆山市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应注重:(1)开展农村建设用地整理,改善农村居民生活环境,实现村容整洁;(2)通过实施耕地整理,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3)科学编制城镇发展和新农村建设规划,合理整合土地资源,提高集约用地水平;(4)创新用地管理机制,加快建立土地利用中农民利益的保障机制,确保农民生活宽裕。
引用
收藏
页码:790 / 79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China's land resources and land-use change: insights from the 1996 land survey [J].
Lin, GCS ;
Ho, SPS .
LAND USE POLICY, 2003, 20 (02) :87-107
[2]   GEOGRAPHY, GEOMETRY, AND EXPLANATION [J].
SACK, RD .
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1972, 62 (01) :61-78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M]..人民出版社.2006,
[4]  
中国开发区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研究.[M].龙花楼;蒙吉军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4,
[5]   中国农村宅基地转型的理论与证实 [J].
龙花楼 .
地理学报, 2006, (10) :1093-1100
[6]   海岸带快速城市化的土地资源冲突与协调——以山东半岛为例 [J].
许学工 ;
彭慧芳 ;
徐勤政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4) :527-533
[7]   东南沿海地区土地利用转换态势与机制分析 [J].
刘彦随 ;
彭留英 ;
王大伟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3) :333-339
[8]   中国地理科学的国家需求与发展战略 [J].
蔡运龙 ;
陆大道 ;
周一星 ;
王缉慈 ;
秦其明 ;
李有利 ;
柴彦威 ;
张镱锂 ;
刘卫东 ;
王劲峰 ;
宋长青 ;
冷疏影 ;
王民 .
地理学报, 2004, (06) :811-819
[9]   黑河流域1988—2000年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 [J].
蒙吉军 ;
吴秀芹 ;
李正国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6) :922-929
[10]   中国近期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格局分析 [J].
刘纪远 ;
刘明亮 ;
庄大方 ;
邓祥征 ;
张增祥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1031-1040+10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