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至2007年北京市二氧化碳排放变化机理研究

被引:44
作者
刘春兰 [1 ]
陈操操 [1 ]
陈群 [2 ]
朱世龙 [3 ]
王海华 [1 ]
李铮 [1 ]
机构
[1] 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2] 北京市可持续发展科技促进中心
[3]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关键词
二氧化碳排放; 变化机理; 分解研究; LMDI; 北京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CO2排放变化机理研究是制定CO2减排战略、政策以及开展CO2减排行动的基础。本研究首先定量计算北京市1997年-2007年产业终端化石燃料燃烧CO2排放量及其每年的变化轨迹,然后利用LMDI模型定量分解经济发展、产业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能耗强度、碳排放系数变化对北京市CO2排放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1997年-2007年间,北京市化石能源燃烧CO2排放量年均增长率约为4.6%,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也高于上海水平。推动北京市CO2排放增长的核心因素是经济快速增长,而抑制CO2排放增长的因素主要是能耗强度下降和产业结构调整。时间序列分析表明,经济增长效应对CO2排放增长的拉动作用逐年增加,能耗强度效应也有逐年增加的趋势,但产业结构调整效应对抑制CO2排放增长的贡献在逐渐降低。研究结果可为北京市制定碳减排战略、政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北京市发展低碳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35 / 2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低碳经济:理念·实践·创新 [J].
金涌 ;
王垚 ;
胡山鹰 ;
朱兵 .
中国工程科学, 2008, (09) :4-13
[2]   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J].
於俊杰 ;
郝郑平 ;
朱玲 ;
李焱 ;
何绪文 .
环境工程学报, 2008, (09) :1281-1288
[3]   北京工业终端能源消费变化的分解研究 [J].
陈海燕 ;
蔡嗣经 .
中国能源, 2006, (12) :28-30+40
[4]   部分国家碳减排方案及其基本依据 [J].
彭慧芳 ;
许学工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5) :87-91
[5]  
上海市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贡献量的研究[J]. 钱杰,俞立中.上海环境科学. 2003(11)
[6]  
上海市化石燃料排放二氧化碳贡献量的研究[J]. 钱杰,俞立中.上海环境科学. 2003 (11)
[7]  
我国二氧化碳减排问题的政策建模与实证研究[D]. 刘兰翠.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6
[8]  
中国温室气体清单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高广生, 2007
[9]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候变化初始国家信息通报[M]. 中国计划出版社 , , 2004
[10]  
Local perspectives in the control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 – The case of Rio de Janeiro[J] . Carolina Burle Schmidt Dubeux,Emilio Lèbre La Rovere.Cities . 2007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