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现状及对我国的启示

被引:20
作者
於俊杰 [1 ]
郝郑平 [2 ]
朱玲 [3 ]
李焱 [1 ]
何绪文 [1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
[2]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纳米材料研究室
[3] 北京石油化工学院环境工程系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
关键词
温室气体; 气候变化; 全球变暖; 二氧化碳; 减排对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气候变化是当前全世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不断升高与人类活动存在密切的联系。温室气体的历史排放主要是由发达国家产生的,发达国家对气候变化负有主要的责任。目前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履约的整体情况不容乐观,主要发达国家的排放量呈上升趋势,但一些发达国家的减排经验还是值得借鉴的。本文在总结发达国家温室气体减排政策和措施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我国温室气体减排的可能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281 / 128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国外工业节能政策与措施 [J].
刘虹 .
中国能源, 2007, (03) :41-43
[2]   二氧化碳的回收利用与捕集储存 [J].
黄黎明 ;
陈赓良 .
石油与天然气化工, 2006, (05) :354-358+332
[3]   减少二氧化碳向大气层的排放——二氧化碳地下储存研究 [J].
曾荣树 ;
孙枢 ;
陈代钊 ;
段振豪 .
中国科学基金, 2004, (04) :6-10
[4]   温室气体浓度变化及其源与汇研究进展 [J].
刘强 ;
刘嘉麒 ;
贺怀宇 .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4) :453-460
[5]   A model for the CO2 capture potential [J].
Stanyeland, Aage .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GREENHOUSE GAS CONTROL, 2007, 1 (04) :418-429
[6]  
James R. McFarland,Howard J. Herzog.Incorporating carbon capture and storage technologies in integrated assessment models[J].Energy Economics,2006(5)
[7]  
Lioudmila Ametistova,John Twidell,James Briden.The sequestration switch: removing industrial CO 2 by direct ocean absorption[J].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2002(1)
[8]  
Haroon S. Kheshgi,Atul K. Jain,Donald J. Wuebbles.Accounting for the missing carbon-sink with the CO2-fertilization effect[J].Climatic Change,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