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公36条”的民商法意义:法政策视角的解读

被引:2
作者
曹兴权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非公36条; 民商法制政策; 市场准入开放; 法不禁止即自由; 平等原则;
D O I
10.16091/j.cnki.cn32-1308/c.2006.03.020
中图分类号
D923 [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5 ;
摘要
本文从法律政策学的角度解读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民商法意义。该文件宣示了一种新型民商法制政策,蕴涵并再次强调了“法不禁止即自由”和民事平等的基本法治理念,其基本规定和精神将成为新时期基本的民商法制政策。
引用
收藏
页码:117 / 12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非公经济36条"出台始末 [J].
彭真怀 .
瞭望, 2005, (11) :40-42
[2]   一部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初步解读“非公经济36条” [J].
保育钧 .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05, (03) :12-15
[3]   非禁即入: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体制上的新突破 [J].
张海静 .
改革与战略, 2004, (03) :8-11
[4]   当代西方的法律政策思想 [J].
彭汉英 .
外国法译评, 1997, (02) :28-36
[5]   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 [J].
舒国滢 .
比较法研究, 1995, (04) :337-355
[6]  
民法典专题研究[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余能斌主编, 2004
[7]  
现代社会中的法律[M]. 译林出版社 , (美)R.M.昂格尔(RobertoMangabeiraUnger)著, 2001
[8]  
法律和法律推理导论[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美)史蒂文·J.伯顿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