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德国法哲学的发展路向

被引:88
作者
舒国滢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法理教研室 副教授
关键词
法哲学论; 法学家; 法律工作者; 德国; 国际法哲学; 发展路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9.516 [];
学科分类号
030102 ; 060207 ;
摘要
<正> 在法学发展史上,德国法哲学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西方现代法学思潮的流变,都或多或少与德国上一个世纪以来法哲学的发展,有着不易剪断的联系。至少在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以前,德国一直是整个世界法哲学研究传播的中心,受世人所瞩目。然而,二战的发生,不仅改变了世界政治经济的格局,而且也从主要方面对世界文化、精神资源作了一次重新分配。德国由此而丧失了其“强势文化”的地位,揖手让位于英美“文化世界”。战
引用
收藏
页码:337 / 355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悲剧的超越[M] [德]雅斯贝尔斯(Jaspers;K·) 著 工人出版社 1988,
[2]  
哲学人类学[M] (联邦德国)蓝德曼著;彭富春译; 工人出版社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