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发展研究

被引:16
作者
李晓钟 [1 ]
杨丹 [2 ]
机构
[1]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经济学院
[2] 江南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耦合协调度; 汽车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产业融合;
D O I
10.13956/j.ss.1001-8409.2016.11.05
中图分类号
F426.471 []; F49 [信息产业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1201 ;
摘要
利用耦合评价模型,估算我国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2002~2013年的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研究结果表明:两大产业处于中度耦合水平,耦合协调度逐渐提高,但到2013年仍处于初级协调阶段。实证分析还发现,两大产业耦合协调度的提高,有利于汽车产业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改善、能源消耗率的降低、专利总数和出口总额的增加。最后,探讨了提高汽车产业与电子信息产业耦合协调度、促进汽车产业与新一代技术深度融合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1]   中国汽车产业国际竞争力增强策略选择——基于价值链提升模式的研究 [J].
庄惠明 ;
郑剑山 ;
熊丹 .
宏观经济研究, 2013, (11) :95-102
[12]   产业融合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效应的实证研究——以电子信息业与制造业技术融合为例 [J].
单元媛 ;
罗威 .
企业经济, 2013, 32 (08) :49-56
[13]   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基于广东省电子信息产业与纺织业的实证分析 [J].
张倩男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3, 30 (12) :63-66
[14]   “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中国经济发展战略调整——技术经济范式转变的视角 [J].
黄群慧 ;
贺俊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1) :5-18
[15]   中国汽车产业模块技术发展与产业升级 [J].
程文 ;
张建华 .
中国软科学, 2010, (04) :44-49+93
[16]   信息产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基于绩效分析的研究 [J].
徐盈之 ;
孙剑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07) :56-66
[17]   产业融合理论以及对我国发展信息产业的启示 [J].
胡汉辉 ;
邢华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2) :2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