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旅游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评价及影响分析

被引:136
作者
杨兴柱
王群
机构
[1]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旅游发展与规划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村人居环境; 差异评价; 影响因子; 典型相关分析法; 熵值法; 皖南旅游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1 [区域环境质量评价];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旅游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是乡村发展转型进程的综合表现形式之一。论文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能源消费结构、居住条件、环境卫生5个方面构建了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因子分析法、熵值法和典型相关分析方法对皖南旅游区进行实证测度,探讨该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差异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研究表明:①皖南旅游区乡村人居环境质量综合得分总体上呈现"双核突出,中部跟进,外围凹陷"的异质异构空间格局;②基础设施空间呈现"三核并驾,北高南低"分布结构,主要位于屯溪区、青阳县和案例区北部,展现东西向渐变特征;③公共服务设施兼具"双核"分布特征;④能源消费结构和居住条件呈现以屯溪区为核心的单核结构;⑤环境卫生则主要集中在在歙县和宁国市。乡村人居环境质量受到自然地理环境、社会经济发展、旅游发展、地域文化等自然和人文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作用大小、方向存在明显差异。气候条件、贫困程度、空间距离3个因子对乡村人居环境质量产生负向影响,其余因子均为正向影响。自然地理环境、地域文化等是在乡村发展过程中长期延续积累下来的对人居环境质量起到相对稳定作用。旅游发展过程中注入的一系列新型人地关系因素是当前影响皖南旅游区人居环境关键性驱动力。影响因子与评价因子两组变量之间存在典型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关系。同时,影响因子对人居环境质量产生直接效应,并通过其他变量对人居环境质量产生间接作用效果。
引用
收藏
页码:851 / 867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人居环境研究的信息论科学基础及其图谱意象系统 [J].
汪洋 ;
赵万民 .
地理学报, 2012, 67 (02) :253-265
[2]   基于城乡统筹的乡村旅游地人居环境建设 [J].
杨兴柱 .
旅游学刊, 2011, 26 (11) :9-10
[3]   新农村建设以来京郊农村人居环境特征与影响因素分析 [J].
周侃 ;
蔺雪芹 .
人文地理, 2011, 26 (03) :76-82
[4]   京郊新农村建设人居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J].
周侃 ;
蔺雪芹 ;
申玉铭 ;
吴立军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3) :361-368
[5]   基于农户空间行为变迁的乡村人居环境研究 [J].
李伯华 ;
曾菊新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9, (05) :84-88
[6]   基于城乡统筹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 [J].
彭震伟 ;
陆嘉 .
城市规划, 2009, 33 (05) :66-68
[7]   基于栅格数据的陕西省人居环境自然适宜性测评 [J].
郝慧梅 ;
任志远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498-506
[8]   乡村人居环境的居民满意度评价及其优化策略研究——以石首市久合垸乡为例 [J].
李伯华 ;
刘传明 ;
曾菊新 .
人文地理, 2009, (01) :28-32
[9]   基于GIS的中国人居环境指数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J].
封志明 ;
唐焰 ;
杨艳昭 ;
张丹 .
地理学报, 2008, 63 (12) :1327-1336
[10]   乡村人居环境研究进展与展望 [J].
李伯华 ;
曾菊新 ;
胡娟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8, (05) :7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