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提高中国绿色发展效率了吗?

被引:112
作者
王兵 [1 ]
唐文狮 [2 ]
吴延瑞 [3 ]
张宁 [4 ]
机构
[1]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2]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
[3] 澳大利亚西澳大学商学院
[4] 江西财经大学鄱阳湖生态经济研究院
关键词
环境RAM模型; 城镇化; 绿色发展效率; Bootstrap截断回归模型;
D O I
10.19361/j.er.2014.04.004
中图分类号
F299.2 [中国];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0201 ; 020105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本文运用环境范围调整测度(RAM)模型测算了中国112个环保重点城市2005-2010年的绿色发展效率、无效率来源及减排方式,并使用Bootstrap截断回归模型对城镇化与绿色发展效率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的主要结论有:我国各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主要呈倒U型和三次型变化,区域差异明显,中西部地区的部分城市群绿色发展效率要高于东部地区的一些城市群;污染物排放无效率是总无效率的主要源泉;大部分城市在面对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的双重压力时,主要选择自然减排方式;居民城镇化对绿色发展效率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土地城镇化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就业城镇化、经济城镇化和综合城镇化对绿色发展效率则产生显著的先抑制后促进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9+107 +10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资源约束下中国碳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双赢绩效研究——基于非径向DEA方法RAM模型的测度 [J].
李涛 .
经济学(季刊), 2013, 12 (02) :667-692
[2]   中国各地区低碳经济转型进程评估 [J].
陈诗一 .
经济研究, 2012, 47 (08) :32-44
[3]   环境约束下地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及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马姆奎斯特生产率指数和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分析 [J].
郑凌霄 ;
赵静敏 .
生态经济, 2012, (04) :47-51
[4]   中国区域环境效率与环境全要素生产率增长 [J].
王兵 ;
吴延瑞 ;
颜鹏飞 .
经济研究, 2010, 45 (05) :95-109
[5]   中国环境效率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J].
杨俊 ;
邵汉华 ;
胡军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49-55
[6]   我国城市的生产率增长、效率改进与技术进步 [J].
邵军 ;
徐康宁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 (01) :58-66+106
[7]   四万亿救市规划中的环境资源倾斜性配置 [J].
杜健勋 .
科学对社会的影响, 2009, (03) :30-34
[8]   生产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新的估计 [J].
吴延瑞 .
经济学(季刊), 2008, (03) :827-842
[9]   环境、资源与工业增长的协调性 [J].
涂正革 .
经济研究, 2008, (02) :93-105
[10]   城镇化与工业化互动关系研究 [J].
姜爱林 .
财贸研究, 2004, (03)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