瘀热病机在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作用

被引:4
作者
李婷婷 [1 ,2 ]
盛蕾 [1 ]
过伟峰 [2 ]
李国春 [3 ]
李建香 [4 ]
张兰坤 [1 ]
杨小燕 [1 ]
徐丹 [5 ]
机构
[1]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2] 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3] 南京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
[4] 南京市中医院
[5] 太仓市中医院
关键词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 瘀热病机; 致病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77.7 [中医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学科分类号
1005 ;
摘要
目的临床调查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病机证素的分布、演变情况,揭示"瘀热"病机在发病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方法按照"出血性中风急性期病机证素诊断量表",采用多时点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对1 028例出血性中风急性期患者进行现场调查,统计分析5个时间点(入院时,病程第3、7、14、21天)8个病机证素(瘀热、风阳、火热、痰热、痰湿、瘀血、气虚、阴虚)的分布、演变情况。结果出血性中风急性期证候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性,不同时间点瘀热比例均高于其他病机证素,风阳、火热居前位。将各病机证素例数按时间点进行纵向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瘀热为病理本质,在发病中起主导作用,风、火、痰源于瘀热搏结。
引用
收藏
页码:569 / 5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论“病机证素” [J].
过伟峰 ;
吴勉华 ;
周仲瑛 ;
周学平 ;
金妙文 ;
叶放 ;
李国春 ;
袁园 .
中医杂志, 2010, 51 (05) :389-391
[2]   基于病机研究出血性中风证候诊断方法 [J].
过伟峰 ;
李国春 ;
李婷婷 ;
孙蓉蓉 ;
吴勉华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29 (01) :1-4
[3]   论瘀热 [J].
周仲瑛 .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6, (05) :273-276+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