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被引:258
作者
祝烈煌 [1 ]
高峰 [1 ]
沈蒙 [1 ]
李艳东 [1 ]
郑宝昆 [1 ,2 ]
毛洪亮 [3 ]
吴震 [3 ]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
[2] 中国政法大学
[3] 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区块链; 隐私保护; 对等网络; 聚类分析; 比特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309 [安全保密]; TP311.13 [];
学科分类号
081201 ; 0839 ; 1402 ; 1201 ;
摘要
区块链技术的核心特征是"去中心化"和"去信任化",作为分布式总账技术、智能合约基础平台、分布式新型计算范式,可以有效构建可编程货币、可编程金融和可编程社会,势必将对金融及其他领域带来深远影响,并驱动新一轮技术变革和应用变革.但是区块链技术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提高数据安全性的同时,也面临严重的隐私泄露问题,得到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将介绍区块链技术架构,定义区块链技术中身份隐私和交易隐私的概念,分析区块链技术在隐私保护方面存在的优势和不足,并分类描述现有研究中针对区块链隐私的攻击方法,例如交易溯源技术和账户聚类技术;然后详细介绍针对区块链网络层、交易层和应用层的隐私保护机制,包括网络层恶意节点检测和限制接入技术、区块链交易层的混币技术、加密技术和限制发布技术,以及针对区块链应用的防御机制;最后,分析了现有区块链隐私保护技术存在的缺陷,展望了未来发展方向.此外,还讨论针对恶意使用区块链技术的监管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2170 / 2186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区块链的数据安全共享网络体系研究 [J].
王继业 ;
高灵超 ;
董爱强 ;
郭少勇 ;
陈晖 ;
魏欣 .
计算机研究与发展, 2017, 54 (04) :742-749
[2]   区块链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 [J].
袁勇 ;
王飞跃 .
自动化学报, 2016, 42 (04) :481-494
[3]   面向数据库应用的隐私保护研究综述 [J].
周水庚 ;
李丰 ;
陶宇飞 ;
肖小奎 .
计算机学报, 2009, 32 (05) :847-861
[4]   Behavior pattern clustering in blockchain networks [J].
Huang, Butian ;
Liu, Zhenguang ;
Chen, Jianhai ;
Liu, Anan ;
Liu, Qi ;
He, Qinming .
MULTIMEDIA TOOLS AND APPLICATIONS, 2017, 76 (19) :20099-20110
[5]   Practical 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 and proactive recovery [J].
Castro, M ;
Liskov, B .
ACM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SYSTEMS, 2002, 20 (04) :398-461
[6]  
Untraceable electronic mail, return addresses, and digital pseudonyms[J] . David L. Chaum.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 . 1981 (2)
[7]  
Identifying bitcoin users by transaction behavior .2 Monaco J V. Proc of 2015SPIE DSS . 2015
[8]  
An analysis of anonymity in the bitcoin system .2 Reid F,Harrigan M. Proc of the 3rd IEEE Int Conf on Privacy,Security,Risk and Trust . 2011
[9]  
A fistful of bitcoins:Characterizing payments among men with no names .2 Meiklejohn S,Pomarole M,Jordan G,et al. Proc of the 13th ACM Internet Measurement Conf . 2013
[10]  
Bitcoin: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 .2 Nakamoto S. http://www.bitcoin.org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