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双高”现象之谜:债务融资、制度环境与大股东特征的影响——基于上海科技与东盛科技的案例分析

被引:48
作者
戴璐 [1 ]
汤谷良 [2 ]
机构
[1] 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2] 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学院
关键词
“双高”现象; 低效益债务融资倾向; 信贷融资; 制度环境; 利益侵占;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07.08.015
中图分类号
F275 [企业财务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中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双高"现象根源于转型经济环境中债务融资制度特征的影响,信贷资金在订约前后出现不依赖产权类型的软约束,并在外部治理环境的交互作用下刺激了持续低效益的债务融资倾向,导致大股东的利益侵占。案例分析展现出"双高"之谜的实质是上市公司长期借助债务再融资来维系低效率的投资扩张及满足大股东的私有利益,高现金持有不代表公司真实的偿债能力,相反产生了逆向选择效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29 / 13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中国流动性过剩原因辨析 [J].
任碧云 ;
王越凤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07, (02) :19-25
[2]   公司治理机制与超额现金持有水平 [J].
辛宇 ;
徐莉萍 .
管理世界, 2006, (05) :136-141
[3]   中国上市公司高额现金持有动因研究——代理理论抑或权衡理论 [J].
彭桃英 ;
周伟 .
会计研究, 2006, (05) :42-49+95
[4]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困境”与金融创新 [J].
杨凯生 .
银行家, 2006, (02) :11-12
[5]   市场化程度、政府干预与企业债务期限结构——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J].
孙铮 ;
刘凤委 ;
李增泉 .
经济研究, 2005, (05) :52-63
[6]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解析——偏好股权融资就是缘于融资成本低吗? [J].
陆正飞 ;
叶康涛 .
经济研究, 2004, (04) :50-59
[7]   资本结构、债权治理与公司绩效:一项经验分析 [J].
于东智 .
中国工业经济, 2003, (01) :87-94
[8]   中国上市公司股权融资偏好分析 [J].
黄少安 ;
张岗 .
经济研究, 2001, (11) :12-20+27
[9]  
The financing behaviour of listed Chinese firms[J] . Hong Zou,Jason Zezhong Xiao.The British Accounting Review . 2006 (3)
[10]   Pecking order or trade-off hypothesis? Evidence on the capital structure of Chinese companies [J].
Tong, GQ ;
Green, CJ .
APPLIED ECONOMICS, 2005, 37 (19) :2179-2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