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地区硫酸盐气溶胶间接辐射和气候效应的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23
作者
吴蓬萍 [1 ,2 ]
韩志伟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硫酸盐; 间接辐射强迫; 气候效应; 数值模拟; 东亚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 [大气辐射]; P435 [数值试验];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文利用发展的RIEMS对硫酸盐气溶胶第一间接辐射强迫及其气候效应进行了研究。同卫星观测和其它模式模拟结果对比表明,RIEMS能比较好地模拟云和辐射过程。东亚地区硫酸盐气溶胶的第一间接辐射强迫为负并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各季节分别为:冬季-0.88W/m2,春季-2.27W/m2,夏季-2.41W/m2,秋季-1.47W/m2,年平均为-1.75W/m2。云滴有效半径空间分布与MODIS有一致性,都表现出海洋(6~15μm)大于陆地(4~10μm),从中国东南地区向西北地区递减的趋势,但模拟结果总体上小于MODIS反演结果。硫酸盐气溶胶的间接辐射效应总体上使地表温度降低,夏季和秋季平均降温幅度在重庆市及周边地区最大可达1.5℃。水汽在冬春季由于地表温度降低主要表现为减少,夏秋季由于水汽输送变得复杂,其变化也表现得复杂,既有增加也有减少。降水的变化与水汽变化相似,冬春季中国东部大部分地区降水减少(0~60mm),冬季为0~30mm,而夏季和秋季降水变化比较复杂,夏季在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地区和长江以南大部分地区,降水是增加的(0~150mm),而东北大部、华北部分地区的降水是减少的(0~90mm)。硫酸盐间接气候效应的分区平均显示,除了夏季东北地区是增温(0.2℃),其他分区平均都是降温,最大降温出现在秋季华中地区,可达0.5℃。各区域冬季降水变化最小(-0.1~0cm),夏季降水变化最大,其中东北地区区域平均累积降水减少可达1.7cm,而华中地区平均降水增加了约0.2cm。
引用
收藏
页码:547 / 559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黑碳气溶胶气候效应的研究进展 [J].
张华 ;
王志立 .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2009, 5 (06) :311-317
[2]   中国地区黑碳气溶胶的第一间接辐射强迫与气候效应 [J].
庄炳亮 ;
王体健 ;
李树 .
高原气象, 2009, 28 (05) :1095-1104
[3]   京津冀地区气溶胶季节变化及与云量的关系 [J].
晏利斌 ;
刘晓东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08) :924-931
[4]   秦岭地区气溶胶对地形云降水的抑制作用 [J].
戴进 ;
余兴 ;
Daniel ROSENFELD ;
徐小红 .
大气科学, 2008, (06) :1319-1332
[5]   大气气溶胶的辐射与气候效应 [J].
石广玉 ;
王标 ;
张华 ;
赵剑琦 ;
檀赛春 ;
温天雪 .
大气科学, 2008, (04) :826-840
[6]   气溶胶与云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 [J].
段婧 ;
毛节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3) :252-261
[7]   沙尘气溶胶对云和降水影响的模拟研究 [J].
陈丽 ;
银燕 ;
杨军 ;
牛生杰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5) :590-600
[8]   沙尘气溶胶粒子表面变性对云滴形成过程的影响 [J].
黄蔚薇 ;
杨军 ;
凌士兵 ;
牛生杰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7, (02) :210-215
[9]   海盐气溶胶和硫酸盐气溶胶在云微物理过程中的作用 [J].
赵春生 ;
彭大勇 ;
段英 .
应用气象学报, 2005, (04) :417-425
[10]   华北地区层状云微物理特性及气溶胶对云的影响 [J].
黄梦宇 ;
赵春生 ;
周广强 ;
段英 ;
石立新 ;
吴志会 .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2005, (03) :360-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