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尘气溶胶粒子表面变性对云滴形成过程的影响

被引:13
作者
黄蔚薇 [1 ]
杨军 [2 ]
凌士兵 [3 ]
牛生杰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
[2]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物理与大气环境重点实验室
[3] 福建省气象影视中心
关键词
沙尘暴; 硫酸盐; 沙尘气溶胶; 云凝结核;
D O I
10.13878/j.cnki.dqkxxb.2007.02.009
中图分类号
P426.5 [云];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97年5月14日辽宁省气溶胶和云滴谱航测资料,讨论了沙尘气溶胶粒子表面变性产生的不溶性沙尘粒子外包可溶性硫酸铵层的混合气溶胶粒子作为凝结核的增长规律,计算了由混和核形成的云滴谱特征,并与纯硫酸铵盐核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混和核上初期形成的云滴谱型比纯硫酸铵盐核上初期形成的云滴谱型要宽,更接近实际观测到的云滴谱分布。
引用
收藏
页码:210 / 21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临安一次沙尘暴过程影响气溶胶物理化学特性演变的初步分析 [J].
颜鹏 ;
毛节泰 ;
杨东贞 ;
刘桂清 ;
朱爱华 ;
俞向明 ;
刘国平 .
第四纪研究, 2004, (04) :437-446+484
[2]   北京风沙天气的气溶胶特征 [J].
杨东贞 ;
颜鹏 ;
徐祥德 .
应用气象学报, 2002, (S1) :185-194
[3]   2000年我国沙尘暴的组成、来源、粒径分布及其对全球环境的影响 [J].
庄国顺 ;
郭敬华 ;
袁蕙 ;
赵承易 .
科学通报, 2001, (03) :191-197
[4]   沙尘暴研究的进展 [J].
王式功 ;
董光荣 ;
陈惠忠 ;
李希良 ;
金炯 .
中国沙漠, 2000, (04) :5-12
[5]   关于我国华北沙尘天气的成因与治理对策 [J].
叶笃正 ;
丑纪范 ;
刘纪远 ;
张增祥 ;
王一谋 ;
周自江 ;
鞠洪波 ;
黄签 .
地理学报, 2000, (05) :513-521
[6]   北京冬春季气溶胶化学成分及其谱分布研究 [J].
张仁健 ;
王明星 ;
张文 ;
王跃思 ;
李爱国 ;
朱光华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00, (01) :6-12
[7]   中国气溶胶研究进展 [J].
刘毅 ;
王明星 ;
张仁健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9, (04) :406-414
[8]   北京沙尘质量浓度与气象条件关系研究及其应用 [J].
刘毅 ;
周明煜 .
气候与环境研究, 1998, (02) :47-51
[9]   东亚地区沙尘气溶胶影响硫酸盐形成的模式评估 [J].
肖辉 ;
GregoryR.Carmichael ;
不详 .
大气科学 , 1998, (03) :88-98
[10]   机载粒子测量系统及资料处理 [J].
魏强 ;
高建春 ;
钱越英 .
气象, 1997, (05) :3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