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激励机制重构与房价调控长效机制建设

被引:32
作者
陈小亮 [1 ]
李三希 [2 ]
陈彦斌 [2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2]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激励机制; 长效机制; 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 因城施策;
D O I
10.19581/j.cnki.ciejournal.2018.11.005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摘要
本文试图从理论层面探讨以往政府控房价效果欠佳的主要原因,并且从重构地方政府激励机制的视角提出构建房价调控长效机制的新思路。本文构建了以中央政府为委托人、以地方政府为代理人、包括促增长和控房价两项任务的委托—代理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以往控房价效果欠佳的主要逻辑在于,中央政府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侧重于经济增长,忽视了对房价的考核,导致地方政府缺少控房价的激励。不仅如此,在经济面临较为严峻的下行压力时,中央政府本身也缺乏控房价的激励,导致其出台的政策缺乏连续性和可置信性,这进一步弱化了地方政府控房价的激励。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构建房价调控长效机制的两点建议:一是将房价增速纳入中央对地方政府的考核体系,并且注重体现"因城施策"的调控思路;二是中央政府应该将房价调控独立于宏观调控,以确保中央政府控房价政策的长期稳定性和可置信性。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97
页数:1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1]  
Multitask Principal-Agent Analyses: Incentive Contracts, Asset Ownership, and Job Design[J] . Bengt Holmstrom,Paul Milgrom.Journal of Law, Economics, & Organization . 1991
[12]   AGGREGATION AND LINEARITY IN THE PROVISION OF INTERTEMPORAL INCENTIVES [J].
HOLMSTROM, B ;
MILGROM, P .
ECONOMETRICA, 1987, 55 (02) :303-328
[13]   高房价如何影响居民储蓄率和财产不平等 [J].
陈彦斌 ;
邱哲圣 .
经济研究, 2011, 46 (10) :25-38
[14]   垂直管理与属地管理:行政管理体制的选择 [J].
尹振东 .
经济研究, 2011, 46 (04) :41-54
[15]   房地产调控政策的有效性分析——基于动态一致性 [J].
韩蓓 ;
蒋东生 .
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04) :22-31
[16]   中国转型期地方政府行为取向及调控策略研究 [J].
皮建才 .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2010, (10) :12-19
[17]   中国的“特殊利益集团”如何影响地方政府决策——以房地产利益集团为例 [J].
杨帆 ;
卢周来 .
管理世界, 2010, (06) :65-73+108
[18]   监管、多重代理与商业银行治理的最优激励契约设计 [J].
蒋海 ;
朱滔 ;
李东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0-53
[20]   地方官员与经济增长——来自中国省长、省委书记交流的证据 [J].
徐现祥 ;
王贤彬 ;
舒元 .
经济研究, 2007, (09) :18-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