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过去3ka冷暖千年周期变化的自然证据及其集成分析

被引:31
作者
葛全胜
方修琦
郑景云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北京,北京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系,北京,北京
关键词
自然代用资料; 过去3000年; 冷暖变化; 集成研究,千年周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基于集成分析的思想 ,对不同时间分辨率的自然信息所反映的过去 3ka我国冷暖变化进行综合分析 ,划分了百年尺度上过去 3ka冷暖变化的阶段 ,进而发现冷暖变化呈现 1.3~ 1 35ka的重现周期 ,每个周期包含相继出现的 4冷暖阶段 :持续 30 0~ 35 0a的暖期、5 5 0~ 6 0 0a的冷期、2 0 0~ 2 5 0a的暖期和 2 0 0a左右的冷期。每个冷暖期中发生的相对冷暖事件也服从 1.3~ 1.35ka周期。在冷暖变化幅度上 ,30 0~ 35 0a的暖期较 2 0 0~ 2 5 0a的暖期显著 ,5 5 0~ 6 0 0a的冷期较 2 0 0a左右的冷期显著。目前处在长度为 2 0 0~ 2 5 0a的暖期中 ,其特点可以与 2 .7~ 2 .5kaBP和 1.4 0~ 1.15kaBP的暖期相类比。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内蒙古岱海地区近千年气候环境演变的初步研究 [J].
曹建廷 ;
王苏民 ;
沈吉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00, (02) :15-20
[2]   北京石花洞石笋微层灰度变化特征及其气候意义──Ⅱ.灰度的年际变化 [J].
秦小光 ;
刘东生 ;
谭明 ;
王先锋 ;
李铁英 ;
吕金波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0, (03) :239-248
[3]   采用秦岭冷杉年轮宽度重建陕西镇安1755年以来的初春温度 [J].
刘洪滨 ;
邵雪梅 .
气象学报, 2000, (02) :223-233
[4]   密山杨木3000多年来气候变化的泥炭记录 [J].
夏玉梅 ;
汪佩芳 .
地理研究, 2000, (01) :53-59
[5]   中国全球变化的研究方向 [J].
陈宜瑜 .
地球科学进展, 1999, (04) :6-10
[6]   台湾高山湖泊沉积记录指示的近4000年气候与环境变化 [J].
罗建育 ;
陈镇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4) :366-372
[7]   科尔沁沙地麦里地区晚全新世植被演化 [J].
任国玉 ;
张兰生 .
Acta Botanica Sinica, 1997, (04) :353-362
[8]   古里雅冰芯近2000年来气候环境变化记录 [J].
姚檀栋 .
第四纪研究, 1997, (01) :52-61
[9]   大小兴安岭高位泥炭孢粉纪录及泥炭发育和演替过程研究 [J].
夏玉梅 .
地理科学, 1996, (04) :337-344
[10]   秦岭太白山顶近千年来的环境变化 [J].
童国榜,张俊牌,范淑贤,赵景波,王国辉,王仪华,王立新,崔键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6, (04) :95-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