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直专业化“挤出效应”与技术进步迟滞

被引:9
作者
李静 [1 ,2 ]
楠玉 [3 ]
机构
[1] 安徽大学经济学院
[2] 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
[3]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垂直专业化; 技术进步迟滞; 人力资本匹配; 挤出效应;
D O I
10.13510/j.cnki.jit.2016.11.010
中图分类号
F114.1 [国际分工]; F113.2 [国际经济技术合作];
学科分类号
020206 ; 030206 ; 1407 ; 020202 ;
摘要
本文构建一般均衡理论模型,对垂直专业化技术进步迟滞现象进行解释。研究结果发现两条内在机制:其一,若发展中国家在参与国际分工中对发达国家技术存在依存关系,垂直专业化过程会"挤出"研发部门的人力资本水平,并把发展中国家人力资本锁定在技术低端的生产性部门,弱化了自主创新能力;其二,基于生产技术的偏向性,发展中国家也会将人力资本用于生产环节而不是创新环节,从而研发部门人力资本不足,表现出技术进步迟滞现象。基于反事实的论证结果表明,如果选择参与国际分工的人力资本与垂直专业化不同环节相匹配,则垂直专业化可以引致发展中国家技术进步,体现出发展中国家在垂直专业化继续深化过程中对初始人力资本适配性选择的要求。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中国出口商品结构变化的重新测算 [J].
魏浩 .
国际贸易问题, 2015, (04) :16-26
[2]   垂直专业化、计价货币与出口依市定价(PTM)行为研究 [J].
项后军 ;
吴全奇 .
管理世界, 2015, (04) :66-78
[3]   全球价值链下国际分工结构的变化——基于世界投入产出表的研究 [J].
叶作义 ;
张鸿 ;
下田充 ;
藤川清史 .
世界经济研究, 2015, (01) :56-64+128
[4]   初始人力资本匹配、垂直专业化与产业全球价值链跃迁 [J].
李静 .
世界经济研究, 2015, (01) :65-73+128
[5]   制造业结构优化的技术进步路径选择——基于动态面板的经验分析 [J].
傅元海 ;
叶祥松 ;
王展祥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9) :78-90
[6]   附加值贸易:基于中国的实证分析 [J].
罗长远 ;
张军 .
经济研究, 2014, 49 (06) :4-17+43
[7]   参与产品内国际分工模式对技术进步效应的影响——基于中国4个制造业行业的微观检验 [J].
王燕梅 ;
简泽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10) :134-146
[9]   产品内分工、产业转移与中国产业结构升级 [J].
许南 ;
李建军 .
管理世界, 2012, (01) :182-183
[10]   垂直专业化与中国企业技术创新 [J].
于明超 ;
陈柳 .
当代经济科学, 2011, 33 (01) :62-68+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