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33
作者
潘竟虎 [1 ,2 ]
靳学涛 [2 ]
韩文超 [2 ]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与气候变化研究院
[2]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关键词
农村居民点; 空间分布; 景观格局; 黄土丘陵沟壑区; 甘谷县;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11.01.021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目的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为农村居民点整理和集约节约利用土地提供研究基础。方法运用GIS空间数据分析技术与景观生态学方法,研究甘谷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并分析了农村居民点分布与自然环境、生产环境、社会经济环境因素的关系。结果甘谷县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密度大小、规模、形状特征区域差异明显;农村居民点分布格局受坡度、高程、坡向、农用地以及河流和交通道路等自然环境、生产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影响;农村居民点在总体上呈现出轻度集聚分布的态势。结论 GIS以及景观指数分析方法的结合能较好地揭示农村居民点分布及其与各种环境因素的关系,是探讨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的有效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空间模式的测度及其应用.[M].毛政元;李霖著;.科学出版社.2004,
[2]   基于空间分析的徐州市居民点分布模式研究 [J].
闫庆武 ;
卞正富 ;
王桢 .
测绘科学, 2009, 34 (05) :160-163
[3]   RS与GIS支持下的桓仁县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与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J].
于淼 ;
边振兴 ;
李建东 .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4 (04) :106-114
[4]   综合区域环境影响下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河南巩义市为例 [J].
李君 ;
李小建 .
资源科学, 2009, 31 (07) :1195-1204
[5]   基于Voronoi图的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以北京市昌平区为例 [J].
刘仙桃 ;
郑新奇 ;
李道兵 .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2009, 25 (02) :30-33+93
[6]   基于GIS的聊城市居民点空间分布研究 [J].
朱瑜馨 ;
申忠伟 ;
张锦宗 .
宁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0 (01) :91-93
[7]   基于GIS的桐庐县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研究 [J].
陈振杰 ;
李满春 ;
刘永学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80-184
[8]   北京山区农村居民点分布变化及其与环境的关系 [J].
姜广辉 ;
张凤荣 ;
秦静 ;
张琳 ;
宫攀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1) :85-92
[9]   基于GIS的西部生态脆弱区居民点空间信息分析研究 [J].
张小军 ;
李雪妍 ;
尹卫红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6, (02) :37-43
[10]   北京市2003年SARS疫情的多维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劲峰 ;
孟斌 ;
郑晓瑛 ;
刘纪远 ;
韩卫国 ;
武继磊 ;
刘旭华 ;
李小文 ;
宋新明 .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03)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