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颈部CT血管成像对脑梗死与颈脑动脉狭窄的关系研究及危险因素相关分析

被引:7
作者
刘国庆
何泽清
杨秀娟
机构
[1] 重庆三峡中心医院放射科
关键词
颈脑动脉狭窄; 脑梗死; 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通过128层CT血管成像(CTA)对脑梗死与颈脑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并对危险因素进行相关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9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颈脑血管疾病患者60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128层CTA发现颈脑动脉狭窄患者,按有无脑梗死分脑梗死组及无脑梗死组;用多种后处理技术进行血管后处理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颈内动脉狭窄所占比例最高(24.00%),其次为颈外动脉起始部狭窄(12.79%),椎基底动脉狭窄最少(5.57%)。左侧颈脑动脉狭窄明显高于右侧。颈动脉狭窄最好发部位为颈内外动脉起始部。双侧大脑中、后动脉狭窄发生率高于大脑前动脉。脑梗死组颈脑动脉狭窄发生率明显高于无脑梗死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脑梗死组非钙化斑块检出率高于无脑梗死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的发生与颈脑动脉狭窄密切相关,颈脑动脉狭窄处斑块部位、范围、数量、性质、狭窄程度是脑梗死的重要危险因素。
引用
收藏
页码:178 / 18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颈动脉超声检查的临床意义 [J].
蒋柳结 ;
潘勇康 ;
王秀琳 ;
时彩红 .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03, (06) :359-361
[2]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J].
江金带 ;
李扬彬 ;
谭理连 ;
李树欣 ;
梁彤杰 ;
周少萍 .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 (02) :4-6
[3]   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 [J].
朱新进 ;
赵继泉 ;
曾惠良 ;
陈学光 ;
梁坚豪 ;
欧卫谦 ;
李佩文 .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8, (03) :17-19
[4]   比较阈值调节测量法与常规测量法对评价大脑中动脉狭窄的价值 [J].
谢惠 ;
吕发金 ;
张丽娟 ;
姚开情 ;
蒋孝先 ;
李建秋 ;
陈丽 ;
覃川 .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2011, 27 (02) :392-396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点的观察 [J].
钱建林 ;
宣丽敏 ;
周卫华 .
中国超声诊断杂志, 2006, (01) :41-43
[6]  
Detection of intracranial aneurysms: multi-detector row CT angiography compared with DSA. Jayaraman MV,Mayo-Smith WW,Tung GA,et al. Radiology . 2004
[7]  
Risk for 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s is mainly determined by intima-media thickness and carotid plaque echogenicity[J] . Andreas Kalogeropoulos,George Terzis,Athina Chrysanthopoulou,George Hahalis,Dimitrios Siablis,Dimitrios Alexopoulos. &nbspAtherosclerosis . 2006 (1)
[8]   MSCTA在评价颈动脉内膜斑块性TIA中的作用 [J].
郭应林 ;
刘白鹭 .
临床放射学杂志, 2008, (11) :1600-1603
[9]  
Multi-section CT angiography for detection of cerebral aneurysms. Teksam Mehmet,McKinney Alexander,Casey Sean,Asis Martin,Kieffer Stephen,Truwit Charles L. AJNR. American journal of neuroradiology . 2004
[10]  
64排CT检测易损斑块与非腔隙性脑梗死的相关性分析[J]. 刘伟,吕国士,王锋.  用放射学杂志. 2012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