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颈动脉体瘤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9
作者
朱新进
赵继泉
曾惠良
陈学光
梁坚豪
欧卫谦
李佩文
机构
[1] 广东省佛山市第二人民医院影像中心
关键词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CT血管成像; 颈动脉体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9.91 [头、颈、肩部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目的探讨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在颈动脉体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技术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经临床或病理证实的颈动脉体瘤的CTA检查结果及临床资料,并对血管显示情况进行评价。结果(1)常见CT表现:平扫时,8例瘤体肿块均较大,直经约为3~6cm,呈形态不规则、边缘较清楚,无钙化;动脉期肿块呈斑片状明显强化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静脉期肿块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明显高于动脉期,伴有丰富的肿瘤血管影。(2)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容积重建能清楚显示瘤体位于颈内、外动脉分叉处,分叉角明显增大,甚至呈圆弧状改变;能清晰显示肿块与周围骨质等邻近结构的关系。结论16层螺旋CT血管成像是一种无创的颈动脉体瘤的首选诊断方法,能清楚显示瘤体与颈动脉及其邻近结构的关系,具有方便、准确、特异等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在颈动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 [J].
江金带 ;
李扬彬 ;
谭理连 ;
李树欣 ;
梁彤杰 ;
周少萍 .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6, (02) :4-6
[2]   颈动脉体瘤的影像学诊断 [J].
杨宏宇 ;
黄晓斌 ;
李树春 ;
杨辉俊 ;
沈时岳 ;
郑彦 ;
王成林 ;
竺涵光 ;
叶为民 .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 (04) :1-3
[3]   16层螺旋CT血管造影的临床应用 [J].
李天然 ;
钱根年 ;
郑春雨 ;
李铭山 .
中国CT和MRI杂志, 2005, (03) :34-36
[4]   颈动脉体瘤的CT多平面成像诊断 [J].
吴政光 ;
周建辉 ;
王忠信 ;
王松 .
罕少疾病杂志, 2002, (01) :3-5
[5]  
胸部颈面部CT.[M].周康荣主编;.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