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被引:9
作者
索彦峰
于波
机构
[1]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货币渠道; 信贷渠道; VAR模型;
D O I
10.13762/j.cnki.cjlc.2006.06.007
中图分类号
F820 [货币理论]; F830.5 [信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101 ; 020203 ; 020204 ; 1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本文运用基于VAR模型的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我国转型期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的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脉冲响应函数分析表明产出和通货膨胀对贷款冲击的响应比其对货币供给冲击的响应更为显著,预测方差的分解结果证实贷款对产出和通货膨胀的贡献率均远远大于货币供给量的贡献率,故转型期内信贷渠道相对于货币渠道更为有效。因此,为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中央银行应同时监控货币和信贷指标,货币政策操作也要以有效调节私人部门的信贷可得量为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经济波动的信贷解释:增长与调控 [J].
刘涛 .
世界经济, 2005, (12) :24-31+80
[2]   货币渠道与信贷渠道传导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兼论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选择 [J].
蒋瑛琨 ;
刘艳武 ;
赵振全 .
金融研究, 2005, (05) :70-79
[3]   我国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效应的实证分析 [J].
陈飞 ;
赵昕东 ;
高铁梅 .
金融研究, 2002, (10) :25-30
[4]   货币渠道、信用渠道与货币政策有效性——中国1993-2001年的实证分析和政策含义 [J].
周英章 ;
蒋振声 .
金融研究, 2002, (09) :34-43
[5]   货币供给对产出与价格影响的变动性 [J].
冯春平 .
金融研究, 2002, (07) :18-25
[6]   我国货币政策传导途径的实证研究 [J].
王振山 ;
王志强 .
财经问题研究, 2000, (12) :60-63
[7]  
财政政策、金融政策与协整分析[M]. 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 王雪标,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