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疗效观察

被引:6
作者
赵健乐
程娟花
牛森林
机构
[1] 武警杭州医院脑损伤康复中心
关键词
神经肌肉电刺激; 吞咽障碍; 脑损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观察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脑损伤后吞咽障碍的疗效。方法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急性脑损伤后发生吞咽障碍的患者64例分为A组(n=21)、B组(n=22)和C组(n=21例)。3组患者均采用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均采用不同参数的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参数:A组波宽(T)为700 ms,脉冲间歇(R)为2 s,频率为0.19 Hz;B组患者T为700 ms,R为1 s,频率为0.29 Hz;C组患者T为340 ms,R为400 ms,频率为0.68 Hz。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治疗后)采取洼田饮水试验对其吞咽障碍的症状进行分级评定。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的洼田饮水试验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B组和C组与各自治疗前相比,评分均有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的疗效显著优于B组和C组,而B组的疗效也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总有效率为80.95%优于B的72.73%和C组的66.67%,且B组总有效率亦优于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效肯定,其中以T为700 ms,R为2 s,频率为0.19 Hz的低频刺激的疗效最为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818 / 820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神经肌肉电刺激对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影响 [J].
王相明 ;
李光宗 ;
詹成 ;
张月辉 ;
林文 ;
王琰 ;
杨玲 ;
李勇 ;
李文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10, (01)
[2]   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机制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研究 [J].
魏新华 ;
戴建平 ;
沈慧聪 ;
张婧 ;
李少武 ;
艾林 ;
马军 ;
江新青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9, (12) :812-816
[3]   吞咽障碍评价标准评定脑卒中后吞咽障碍患者的信度和效度分析 [J].
夏文广 ;
郑婵娟 ;
华强 ;
张阳普 ;
郭珍立 ;
朱遂强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9, (12)
[4]   电针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障碍 [J].
黄臻 ;
颜海霞 ;
闵瑜 ;
陈佩顺 .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7, 29 (07) :459-461
[5]   Effects of surface electrical stimulation both at rest and during swallowing in chronic pharyngeal dysphagia [J].
Ludlow, Christy L. ;
Humbert, Ianessa ;
Saxon, Keith ;
Poletto, Christopher ;
Sonies, Barbara ;
Crujido, Lisa .
DYSPHAGIA, 2007, 22 (01) :1-10
[6]   Effects of neuromuscular electrical stimulation on submental muscle activity [J].
Suiter, DM ;
Leder, SB ;
Ruark, JL .
DYSPHAGIA, 2006, 21 (01) :56-60
[7]  
Hyoid Motion During Swallowing: Factors Affecting Forward and Upward Displacement[J] . Ryo Ishida,Jeffrey B. Palmer,Karen M. Hiiemae. Dysphagia . 2002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