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平均3.2m地温距平场在汛期预报中的应用

被引:44
作者
汤懋苍
张建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兰州高原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地温距平场,地震,降水距平场,汛期预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10年以内的各种气候变化,除正常年变化外,其余各种变化或因周期太短(如正常日变化、天气周期变化),或因气温振幅太小(如年际变化、月、季变化等),对3.2m地温变化幅度的贡献均在0.05—0.15℃之间,故消除了正常年变化(取距平后的)3.2m地温场(T′32)在相当程度上是32m以下地热活动的反映,特别是|T′32|≥05℃的高(低)温中心,基本上是地下热活动的反映。分析了1980年以来逐季的T′32图,发现其高值中心的演变颇有规律:从初生到最强阶段中心位置少动,此时T′32水平梯度较大,强盛阶段一般与本区地震多发时段相连,在减弱和消失阶段表现为水平梯度变小,中心分裂。一个高温中心一般可维持1—5年。处在强盛阶段及稍后一些的高温中心区,当其尺度达到1000km时(用高温区周围的低温轴线的包围区计算),本身可以“制造多雨系统”,使得高温区多雨;当尺度小于1000km时,一般只能影响已有的天气气候系统,不一定使高温区多雨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5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我国土壤热流计算结果的初步分析 [J].
王宝灵 ;
汤懋苍 .
科学通报, 1993, (11) :1013-1016
[2]   天灾群发成因之我见 [J].
汤懋苍 .
科技导报, 1993, (04) :46-47
[3]   江河丰枯与我国地震的相关分析 [J].
汤懋苍 ;
张建 ;
杨良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2, (08) :889-896
[4]   用气象站地温资料计算多年平均土壤热流的初步结果 [J].
董文杰 ;
汤懋苍 .
高原气象, 1992, (02) :115-125
[5]   1991年江淮大涝成因之探索 [J].
汤懋苍 .
自然杂志, 1992, (01) :39-43
[6]   我国土壤热流场及与深层大地热流场的比较 [J].
汤懋苍 ;
董文杰 ;
王宝林 ;
张建 .
地球科学进展, 1991, (04) :10-17
[7]   地温突升与短期气候变化初探 [J].
汤懋苍 ;
张建 .
高原气象, 1990, (04) :364-370
[8]   强地震影响年降水量的统计分析 [J].
汤懋苍 ;
胡宗海 .
西北地震学报, 1990, (01) :19-29
[9]   美国地温分布与后一季降水的相关分析 [J].
汤懋苍 ;
E.R.赖特 .
高原气象, 1986, (04) :3-4+295
[10]   下垫面能量储放与天气变化 [J].
汤懋苍 ;
孙淑华 ;
钟强 ;
吴士杰 ;
不详 .
高原气象 , 1982, (01) :24-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