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VC视角下后发国家扶持新兴产业赶超的政策工具研究——来自中、韩高铁产业赶超案例的分析

被引:8
作者
黄永春 [1 ,2 ]
李倩 [1 ]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GVC; 后发国家; 新兴产业; 技术赶超; 政策工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32 [中国铁路运输经济]; F533.126 [];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82303 ; 1201 ; 0202 ;
摘要
后发国家企业为抢占新兴产业发展优势,着力推进新兴产业赶超。然而,后发国家企业在赶超过程中,面临赶超能力不强、先发企业技术阻击和市场排挤等情况,亟需国家政策扶持。以GVC(全球价值链)为视角,运用钻石模型分析了后发国家发展新兴产业的优劣势,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和环境支撑3个维度构建了后发国家扶持政策框架,并借助该框架对中韩两国扶持高铁产业赶超的政策工具进行了比较分析。结合理论和案例分析指出,后发国家应从供给推动、需求拉动以及环境支撑等角度,从强化技术扶持、资金支持、人才建设、制度变革、资源开发和市场突围等方面制定政策工具,以扶持后发国家新兴产业的技术赶超。
引用
收藏
页码:119 / 1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依托于NVC的新兴产业开放互补式技术突破路径——来自昆山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比较分析 [J].
黄永春 ;
郑江淮 ;
张二震 .
科学学研究, 2014, 32 (04) :519-530
[2]   政策力度、政策稳定性、政策工具与创新绩效——基于2000-2009年产业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程华 ;
钱芬芬 .
科研管理, 2013, 34 (10) :103-108
[3]   日本政府支持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以降低企业技术创新成本为视角 [J].
平力群 .
东北亚学刊, 2013, (03) :31-36
[4]   中国光伏产业的“昨天、今天、明天” [J].
刘玉莲 ;
冉文江 .
企业研究, 2013, (08) :8-8
[5]   中国“去工业化”与美国“再工业化”冲突之谜解析——来自服务业与制造业交互外部性的分析 [J].
黄永春 ;
郑江淮 ;
杨以文 ;
祝吕静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3) :7-19
[6]   制度协调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政策体系构建的思考 [J].
许静 ;
李占芳 .
辽宁经济, 2012, (08) :45-46
[7]   区域战略性新兴产业选择过度趋同问题分析 [J].
刘铁 ;
王九云 .
中国软科学, 2012, (02) :115-127
[8]   外资创业投资特征及其对我国创业企业的启示 [J].
陈鸿桥 .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2011, 31 (12) :85-92
[9]   韩国高速铁路投融资体制和运营管理模式 [J].
吴迪 .
铁道经济研究, 2011, (04) :42-45
[10]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 [J].
王利政 .
中国科技论坛, 2011, (01) :12-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