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于NVC的新兴产业开放互补式技术突破路径——来自昆山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的比较分析

被引:18
作者
黄永春 [1 ]
郑江淮 [2 ]
张二震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商学院
[2] 南京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价值链; 新兴产业; 技术突破路径; 开放互补式创新;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4.04.014
中图分类号
F273.1 [企业技术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我国传统制造业通过嵌入GVC加工制造环节,实现了工艺升级和产品升级,但却无法实现功能升级。为避免我国新兴产业发展再次陷入"俘获式"成长困境,需要分析新兴产业攀升产业链高端所应采取的技术突破路径。本文对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的创新方式进行了研讨,通过对昆山传统制造业和新兴产业创新特征数据的统计和计量发现:新兴产业的创新广度具有开放性特征,其在融入GVC的同时,更倾向于借助NVC的创新资源;而传统产业创新合作对象呈现单一性,即主要依赖于GVC的"链主"。再次,新兴产业的创新方向具有互补性特征,且具有较高主动权;而传统产业的创新多依附于GVC链主的低端单向培训,且处于被动地位。最后,新兴产业的创新深度具有突变性特征,且能取得核心技术;而传统产业多具有技术依附特征,因此较易遭遇技术封锁。因此,本文提出为推进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应促进官产学研结合、强化与NVC上下游企业的协同创新,加大与GVC上跨国企业的互动式创新,促进新兴科技成果的共享和转化,以助推新兴产业的技术突破。
引用
收藏
页码:519 / 530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世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J].
薛澜 ;
林泽梁 ;
梁正 ;
陈玲 ;
周源 ;
王玺 .
中国软科学, 2013, (05) :18-26
[2]   生产服务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互动与融合关系的推演、评价及测度 [J].
贺正楚 ;
吴艳 ;
蒋佳林 ;
陈一鸣 .
中国软科学, 2013, (05) :129-143
[3]   产业生态系统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J].
李晓华 ;
刘峰 .
中国工业经济, 2013, (03) :20-32
[4]   开放式自主创新对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基于中国制造业2000—2010年面板数据 [J].
何郁冰 ;
曾益 .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3, 34 (03) :13-22
[5]   基于创新双螺旋模型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政策体系研究 [J].
李奎 ;
陈丽佳 .
中国软科学, 2012, (12) :179-186
[6]   “跨工业化”经济增长模式分析——来自印度经济增长模式的启示 [J].
黄永春 ;
郑江淮 ;
杨以文 ;
臧灿甲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2, 22 (11) :137-143
[7]   影响战略性新兴产业演化的四维度因素分析——以中国风机制造业为例的研究 [J].
陈衍泰 ;
程鹏 ;
梁正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8) :1187-1197
[8]   传统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合演化及政府行为:理论与实证 [J].
陆立军 ;
于斌斌 .
中国软科学, 2012, (05) :28-39
[9]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现状与挑战——基于专利文献计量的角度 [J].
余江 ;
陈凯华 .
科学学研究, 2012, 30 (05) :682-695
[10]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如何避免低端锁定——以风电设备制造业为例 [J].
白雪洁 ;
李媛 .
中国科技论坛, 2012, (03) :5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