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师课堂课程开发引论:缘起、主题与方法

被引:22
作者
黄甫全
伍晓琪
唐玉溪
陈思宇
曾文婕
机构
[1] 华南师范大学德育神经科学与人工智能实验中心
关键词
AI教师; 增值式概念模仿学习模型; 双师课堂; 课堂课程开发; 学习促进;
D O I
10.13811/j.cnki.eer.2020.02.014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AI教师与真人教师联袂执教的双师课堂课程开发已成为重要课题。从缘起、主题与方法三个层面进行考察发现,当前国内外双师课堂课程开发活动,主要聚焦于"AI教师的选用与开发""双师课堂课程开发"和"双师课堂课程开发的学习效应"三大主题。文章创新性地采纳超学科哲学范式,采取整体主义行动研究方法论,采用融通性混合方法,结合逻辑分析、技术建模、行动研究、量化方法和质性深描技术等,系统地探索与建构AI教师的选用模型、AI教师开发的关键技术、双师课堂深度学习模型、双师课堂课程开发整体模式、AI整合性课目学习知识研究方式、双师课堂课程开发促进深度学习的效应以及双师课堂课程开发促进深度学习的内在机理,以期为双师课堂课程的适切开发提供新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99 / 10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人工智能驱动教育技术发展的中德视角——2019年中德双边研讨会综述 [J].
刘三女牙 ;
柴唤友 ;
刘盛英杰 ;
黄山云 ;
胡天慧 ;
刘智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8) :105-113
[2]   行动研究与民族问题 [J].
库尔特勒温 ;
陈思宇 ;
曾文婕 ;
黄甫全 ;
潘蕾琼 .
民族教育研究, 2019, 30 (02) :129-135
[3]   “AI+教师”的协作路径发展分析 [J].
余胜泉 ;
王琦 .
电化教育研究, 2019, 40 (04) :14-22+29
[4]   机器人可以教知识无法培育价值观吗 [J].
陈思宇 ;
黄甫全 ;
曾文婕 ;
董娜 ;
伍晓琪 ;
唐玉溪 .
中国电化教育, 2019, (02) :29-35
[5]   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创生智能课程 [J].
尹睿 ;
黄甫全 ;
曾文婕 ;
曾育芬 ;
潘蕾琼 ;
陈思宇 ;
伍晓琪 .
开放教育研究, 2018, 24 (06) :70-80
[6]   人工智能时代教学行动研究抽样技术的三大基础 [J].
陈思宇 ;
曾文婕 ;
黄甫全 .
电化教育研究, 2018, 39 (11) :13-20
[7]   教学改革的中国逻辑 [J].
曾文婕 .
全球教育展望, 2018, (08) :3-8
[8]  
精准学习课程引论——教育神经科学研究愿景[J]. 黄甫全,李义茹,曾文婕,潘蕾琼.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8(01)
[9]   课目教育学知识研究的模型与主题——新兴教学与教师教育的认识论原理初探 [J].
潘蕾琼 .
教育研究与实验, 2016, (02) :34-40
[10]   当代行动研究的自由转身:走向整体主义 [J].
黄甫全 ;
左璜 .
教育学报, 2012, 8 (01) :4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