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公众公司制度研究

被引:4
作者
陈颖健
机构
[1] 上海政法学院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非上市公众公司; 股东数量; JOBS法案; 场外市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831.51 [];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美国事实公众公司制度用公司规模作为标准衡量公司的公众性,具备一定合理性,但是这一合理性是以公司存在活跃的场外市场、公司股份流动性较强为前提的。在公司股票不存在活跃二级市场的情景下,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反而成为公司资本形成的障碍。JOBS法案改革了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事实公众公司制度对公司资本形成的不利影响。我国已经建立了以股东数量为门槛的事实公众公司制度,但是制度设计上的缺陷使其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企业资本筹集,这就需要我们吸取美国的立法经验对我国事实公众公司制度进行改革。
引用
收藏
页码:71 / 7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美国公众公司监管制度及启示 [J].
刘鹏 ;
龙军 ;
刘格菘 .
西南金融, 2014, (04) :21-25
[2]   非上市公众公司的制度价值与规则检讨 [J].
傅穹 ;
关璐 .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2013, 15 (01) :50-57
[4]   日本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经验与借鉴 [J].
胡经生 .
证券市场导报, 2011, (07) :4-6
[5]   构建针对特定对象的公开发行制度 [J].
彭冰 .
法学, 2006, (05) :81-89+142
[6]  
我国场外市场监管模式探索[A]. 胡智慧.创新与发展:中国证券业2013年论文集[C]. 2013
[7]  
英国2006年公司法[M]. 法律出版社 , 葛伟军, 200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新旧条文对照简明解读[M]. 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 , 桂敏杰主编, 2005
[9]  
新金融法[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王文宇, 2003
[10]  
公众公司及其股权证券[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何美欢著, 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