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市水体景观破碎化动态及其生态价值变化

被引:12
作者
刘珍环 [1 ,2 ]
王仰麟 [2 ]
彭建 [2 ]
李猷 [2 ]
吴健生 [1 ,2 ]
机构
[1]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城市人居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水体景观破碎化; 变化轨迹; 生态价值; 深圳;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10.041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结合景观生态学理论、轨迹分析法及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方法,以深圳市域的水体为研究对象,分析水体景观破碎化动态及其生态价值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城市水体景观破碎化过程显著,以水体萎缩为主要特征。在2000—2006年间水体变化速率加快,表现为河流片段化及渠道化,坑塘、滩涂萎缩破碎。同时不同水体类型具备不同的破碎化特征,河流表现为先破碎后萎缩,坑塘及滩涂表现为持续萎缩,而水库的破碎度稳定。2)水体的变化轨迹以建设用地为主要终点,水体向建设用地的转化驱动水体破碎化及萎缩过程,其中人为推平及填埋水体是主要变化因素。3)水体景观破碎化降低了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间接价值,阻碍了生命支持系统功能的发挥;同时水体的产品生产功能所反映的直接价值得到提高,导致间接价值比重不断降低。
引用
收藏
页码:286 / 2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国际景观生态学研究新进展 [J].
傅伯杰 ;
吕一河 ;
陈利顶 ;
苏常红 ;
姚雪玲 ;
刘宇 .
生态学报, 2008, (02) :798-804
[2]   长江三角洲生态用地破碎度及其城市化关联 [J].
苏伟忠 ;
杨桂山 ;
甄峰 .
地理学报, 2007, (12) :1309-1317
[3]   地理—生态过程研究的进展与展望 [J].
傅伯杰 ;
赵文武 ;
陈利顶 .
地理学报, 2006, (11) :1123-1131
[4]   生态系统服务研究:进展、局限和基本范式 [J].
谢高地 ;
肖玉 ;
鲁春霞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2) :191-199
[5]   城市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初探——以深圳市为例 [J].
彭建 ;
王仰麟 ;
陈燕飞 ;
李卫锋 ;
蒋依依 .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4) :594-604
[6]   珠江口两岸耕地景观破碎化定量分析 [J].
周静 ;
吴志峰 ;
李定强 ;
胡永红 .
热带地理, 2005, (02) :107-110+122
[7]   城市河流的景观生态学研究:概念框架 [J].
岳隽 ;
王仰麟 ;
彭建 .
生态学报, 2005, (06) :1422-1429
[8]   陕北黄土高原景观破碎化及其土壤裸露效应 [J].
李正国 ;
王仰麟 ;
张小飞 .
生态学报, 2005, (03) :421-427+658
[9]   三江平原流域湿地景观破碎化过程研究 [J].
刘红玉 ;
吕宪国 ;
张世奎 ;
杨青 .
应用生态学报, 2005, (02) :289-295
[10]   清末以来开封市水域景观格局变化 [J].
丁圣彦 ;
曹新向 .
地理学报, 2004, (06) :956-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