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共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

被引:67
作者
王绍光
机构
[1]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公共行政系
关键词
政策议程设置; 社团; 官员; NGO; 思想库; 领导人; 智囊团; 决策科学化; 民众参与;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面临着各式各样的挑战,但政府应付挑战的资源是有限的。在制定公共政策时,政府往往不得不对优先处理哪些挑战有所取舍。能否影响决策过程固然是权力的一面,能否影响议事日程的设置则是权力更重要的另一面。因此,在讨论政策制定时,我们必须首先了解:议程是如何设置的?什么人影响了议程的设置?本文依据议程提出者的身份与民众参与的程度区分出六种政策议程设置的模式,重点讨论这六种模式在中国的实现形式和发展趋势。观察议程设置模式的转换有助于我们领会中国政治制度的深刻变迁。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网上议政催生民意生产力 [J].
董瑞丰 ;
杨桃源 .
瞭望新闻周刊, 2006, (11) :40-42
[2]   政策导向、汲取能力与卫生公平 [J].
王绍光 ;
何焕荣 ;
乐园 .
中国社会科学, 2005, (06) :101-120+207
[3]  
中国医改思路出现重大转折?[J]. 杨中旭.中国新闻周刊. 2005(24)
[5]   一切发生在意料之外——孙志刚事件采访记 [J].
陈峰 .
今传媒, 2005, (03) :28-29
[6]   互联网中国:新民意时代 [J].
陈亮 ;
董晓常 .
互联网周刊, 2005, (08) :28-31
[7]   商业保险:为医患纠纷设置缓冲带 [J].
张冉燃 .
瞭望新闻周刊, 2005, (03) :58-59
[8]   中国的社团革命——中国人的结社版图 [J].
王绍光 ;
何建宇 .
浙江学刊, 2004, (06) :71-77
[9]   中国外交思想库:参与决策的角色分析 [J].
孙哲 .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 (04) :98-104
[10]  
中国NGO:我反对![J]. 唐建光.新闻周刊. 20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