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发展一体化的逻辑重塑——中央、地方与民众的衔接

被引:6
作者
刘祖云
武小龙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中央—地方—民众”分析法; 城乡二元体制; 地方行为; 村社空心化; 城乡发展一体化;
D O I
10.15891/j.cnki.cn62-1093/c.2014.06.003
中图分类号
C912.81 [城市社会学];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突出矛盾。利用"中央—地方—民众"三层分析法,对我国城乡关系失衡的内在机理进行理论解释,认为"中央政策体制的局限、地方行为的扭曲、村社基础的缺失"共同造就了城乡发展失衡的现实困境。对此,可通过城乡共生式发展的路径建构,地方可持续发展行为的实践,村社共同体的重塑来有效实现中央、地方与民众的互动与衔接,达成十八大所提出的城乡发展一体化目标,塑造"强国家—强社会"的发展格局。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全球化时代的城乡一体化发展——兼论中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中的新型城乡形态 [J].
李泉 .
贵州社会科学, 2014, (03) :85-89
[2]   压力型体制:一个概念的简明史 [J].
杨雪冬 .
社会科学, 2012, (11) :4-12
[3]   论中国城乡二元体制的变迁 [J].
梁謇 .
行政论坛, 2011, 18 (05) :88-91
[4]   论中国城市偏向的财政制度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 [J].
曾国安 ;
胡晶晶 .
财政研究, 2009, (02) :36-39
[5]   城乡二元体制改革该开始了 [J].
厉以宁 .
中国报道, 2008, (04) :111-111
[6]   绿色GDP与干部政绩考核 [J].
丘丽云 .
广东社会科学, 2006, (02) :89-93
[7]   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四维度”分析 [J].
庄国波 .
中国行政管理, 2004, (11) :58-61
[8]   论村庄社会关联——兼论村庄秩序的社会基础 [J].
贺雪峰 ;
仝志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02, (03) :124-134+207
[9]   公民社会的兴起与政府善治 [J].
俞可平 ;
王颖 .
中国改革, 2001, (06) :40-41
[10]   论社会关联与乡村治理 [J].
贺雪峰 .
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01, (03) :6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