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碎无以立通:简论以碎片为基础的史学

被引:52
作者
罗志田
机构
[1] 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键词
史学; 傅斯年; 碎片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0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60203 ; 0603 ; 060301 ;
摘要
<正>近年所谓史学碎片化的感叹,多受外国影响②,却也有本土的渊源。贺昌群在1934年就感慨:清末民初《国粹学报》和《中国学报》上的文章,"大多仍能巍然保持着它的价值",不过只是一种碎片化的价值,"在一门学问或一个问题中,只见零篇断目,如三五小星在夜天闪烁";表现出中国"整个学术的内容,步调太不整齐,缺少连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相异相关的往昔:史学的个性与通性 [J].
罗志田 .
社会科学战线, 2012, (02) :104-113
[2]   巴蜀文化的一些特色——第一届两岸历史文化研习营结束致辞 [J].
罗志田 .
社会科学研究, 2011, (06) :185-189
[3]   证与疏 傅斯年史学的两个面相 [J].
羅志田 .
中国文化, 2010, (02) :186-201
[4]   从引证看中国近代史研究(1998—2007) [J].
徐秀丽 .
近代史研究, 2009, (05) :43-63+2
[5]  
《饮冰室合集》集外文[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梁启超著, 2005
[6]  
历史与转义:隐喻的兴衰[M]. 文津出版社 , (荷)F.R.安克施密特著, 2005
[7]  
贺昌群文集[M]. 商务印书馆 , 贺昌群著, 2003
[8]  
七缀集[M]. 三联书店[钱锺书著], 2002
[9]  
吕著史学与史籍[M].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吕思勉著, 2002
[10]  
四书或问[M]. 安徽教育出版社 , (宋)朱熹撰,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