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构造论”述评

被引:10
作者
龙宗智
杜江
机构
[1]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证据构造; 分析判断; 诉审同一; 正当性; 可视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5.3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030609 ;
摘要
证据构造论强调对赖以定罪的全部证据作"纵断的、立体的、有机联系的"分析,包括对证据如何产生予以关注,并主张以物证为中心的证据判断模式。证据构造论于再审程序中运用,主张"证据构造分析——证据再评价——(加上新证据后的)综合评价"的分阶段证据分析方法,使再审程序中对证据事实的分析评价具有"可视性",以防止法官的恣意。同时禁止法院改变证据构造或加强原有证据证明力评价。在一审程序中,同样可以使用证据构造分析方法,同时限制法院改变证据构造。日本的证据构造论对我们有借鉴价值。其中有的问题,如证据构造改变禁止,是新的理论课题。鉴于不同的制度背景,证据构造论的内容需要根据情况作适当调整。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论建立以一审庭审为中心的事实认定机制 [J].
龙宗智 .
中国法学, 2010, (02) :143-157
[2]  
问题与主义之间.[M].陈瑞华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3]  
法庭内外的争议.[M].[日]田中二郎等 主编;刘春兰 编译.群众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