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超效率SBM模型的中国城市碳排放绩效时空演变格局及预测

被引:230
作者
王少剑 [1 ]
高爽 [1 ]
黄永源 [2 ]
史晨怡 [1 ]
机构
[1] 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广东省城市化与地理环境空间模拟重点实验室
[2]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城市碳排放绩效; 超效率SBM模型; 空间马尔可夫链; 时空演变; 趋势预测; 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1204 ;
摘要
由CO2排放所引起的气候变化是当今社会所关注的热点话题,提高碳排放绩效是碳减排的重要途径。目前关于碳排放绩效的研究多从国家尺度和行业尺度进行探讨,由于能源消耗统计数据有限,缺乏城市尺度的研究。基于遥感模拟反演的1992—2013年中国各城市碳排放数据,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对城市碳排放绩效进行测定,构建马尔可夫和空间马尔可夫概率转移矩阵,首次从城市尺度探讨了中国碳排放绩效的时空动态演变特征,并预测其长期演变的趋势。研究表明,中国城市碳排放绩效均值呈现波动中稳定上升的趋势,但整体仍处于较低的水平,未来城市碳排放绩效仍具有较大的提升空间,节能减排潜力大;全国城市碳排放绩效空间格局呈现"南高北低"特征,城市间碳排放绩效水平的差异性显著;空间马尔科夫概率转移矩阵结果显示,中国城市碳排放绩效类型转移具有稳定性,且存在"俱乐部收敛"现象,地理背景在中国城市碳排放绩效类型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从长期演变的趋势预测来看,中国碳排放绩效未来演变较为乐观,碳排放绩效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步提升,碳排放绩效分布呈现向高值集中的趋势。因此未来中国应继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以提高城市碳排放绩效,实现国家节能减排目标;同时不同地理背景的邻域城市之间应建立完善的经济合作联动机制,以此提升城市碳排放绩效水平并追求经济增长与节能减排之间协调发展,从而实现低碳城市建设和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316 / 1330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7 条
[1]   中国城市碳排放强度的空间溢出效应及驱动因素 [J].
王少剑 ;
黄永源 .
地理学报, 2019, 74 (06) :1131-1148
[2]   基于SBM-DEA模型湖南省碳排放效率时空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兆峰 ;
杜瑶瑶 .
地理科学, 2019, 39 (05) :797-806
[3]   基于三阶段SBM模型的湖南省碳排放绩效评价 [J].
王兆峰 ;
杜瑶瑶 .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19, (01) :23-30
[4]   中国城市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区域差异、空间溢出效应及影响因素 [J].
王少剑 ;
苏泳娴 ;
赵亚博 .
地理学报, 2018, 73 (03) :414-428
[5]   山东省地市碳排放效率测度、影响因素与提升对策 [J].
宋杰鲲 ;
梁璐璐 ;
牛丹平 ;
曹子建 ;
张凯新 .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 34 (01) :15-21
[6]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的趋同演化——以中国16种典型模式为例 [J].
曾刚 ;
尚勇敏 ;
司月芳 .
地理研究, 2015, 34 (11) :2005-2020
[7]   能源消费CO排放研究综述 [J].
王少剑 ;
刘艳艳 ;
方创琳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2) :151-164
[8]   基于非期望产出SBM模型的中国各省份能源效率的实证分析 [J].
刘心 ;
李淑敏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15, 45 (02) :35-43
[9]   中国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及演变特征分析与因素分解 [J].
邓吉祥 ;
刘晓 ;
王铮 .
自然资源学报, 2014, 29 (02) :189-200
[10]   基于夜间灯光数据的中国能源消费碳排放特征及机理 [J].
苏泳娴 ;
陈修治 ;
叶玉瑶 ;
吴旗韬 ;
张虹鸥 ;
黄宁生 ;
匡耀求 .
地理学报, 2013, 68 (11) :1513-1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