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信仰宗教是价值需求还是工具需求?——基于CHIPs数据的实证检验

被引:37
作者
乐君杰
叶晗
机构
[1]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宗教信仰; 工具理性; 倾向性得分匹配法; 平均处理效应; 顺序Probit模型;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2.11.007
中图分类号
B933 [原始宗教];
学科分类号
010107 ;
摘要
本文针对农村"宗教热"的现象,利用2002年中国家庭收入调查(CHIPs)数据,使用Heckman样本选择模型和倾向性得分匹配法(PSM),评估了在校正样本选择性偏差和自选择偏差后宗教信仰对农村居民客观效用——非农收入的影响,同时使用顺序Probit模型估计了宗教信仰对农村居民主观效用——幸福感的影响。计量结果表明,农民信仰宗教有助于提高收入、增强幸福感,是一种基于功利主义的追求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行为。论文还进一步考察了宗教信仰影响农民非农收入和幸福感的可能路径,发现信仰宗教在某种程度上具有降低生产风险、拓宽就业信息以及激励工作努力的功能。以上结果充分说明,农民信仰宗教是一种目的导向的基于工具理性的需求。这也启示我们针对性地使用政策工具、提高农民收入,对农村"宗教热"的降温具有积极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农民社会支持网络的演变与农村宗教热现象研究 [J].
杨倩倩 ;
陈岱云 .
东岳论丛, 2011, 32 (03) :101-104
[2]   健康风险与农村居民信仰选择 [J].
江金启 ;
郑风田 ;
刘杰 .
南方经济, 2011, (03) :43-55
[3]  
从温州教会的牧区现象看教会的牧养管理[J]. 张忠成.金陵神学志. 2011 (01)
[4]   公共文化供给的宗教信仰挤出效应检验——基于河南农村调查数据 [J].
阮荣平 ;
郑风田 ;
刘力 .
中国农村观察, 2010, (06) :72-85
[5]   宗教社会学的范式转换及其影响 [J].
魏德东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10, 24 (03) :61-69
[6]   风险、社会保障与农村宗教信仰 [J].
郑风田 ;
阮荣平 ;
刘力 .
经济学(季刊), 2010, 9 (03) :829-850
[7]   中国宗教的“长期性”——对当今农村宗教热的一种阐读 [J].
宋跃华 .
广东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09, (02) :105-112+81
[9]   中国农村宗教信仰特点的微观分析——以铁村黄庄教徒信仰为分析对象 [J].
邱新有 ;
熊芳芳 ;
单文桂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 (02) :79-82
[10]   中国宗教的三色市场 [J].
杨凤岗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6, (06) :4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