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财富效应”抑或“抵押担保效应”——对中国自有住房家庭“财富效应”传导途径的实证检验

被引:4
作者
高玲玲 [1 ]
周华东 [1 ]
周亚虹 [2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经济学院
[2] 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房价; 消费支出; 直接财富效应; 抵押担保效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3 [城市经济管理]; F832.4 [信贷]; F126.1 [人民消费水平、结构];
学科分类号
120405 ; 1201 ; 020204 ; 0201 ; 020105 ;
摘要
住房财富通过两类途径影响自有住房家庭的消费——放松生命周期预算约束的"直接财富效应"与放松当期信贷约束的"抵押担保效应"。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家庭微观面板数据,检验了住房"财富效应"在我国的存在性及其具体传导途径。结果表明,即便利用家庭微观面板数据控制了不可观测因素的影响后,住房资产净值的增加仍然显著促进家庭消费支出,即存在正向住房"财富效应"。进一步地,通过考察不同信贷约束类型家庭的住房"财富效应",发现我国住房"财富效应"的主要传导途径是"直接财富效应",而非"抵押担保效应"。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我国住房财富如何影响家庭消费支出,对我国房价调控及扩大内需等相关政策讨论提供了实证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2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房价变化、房屋资产与中国居民消费——基于总体和调研数据的证据 [J].
万晓莉 ;
严予若 ;
方芳 .
经济学(季刊), 2017, 16 (02) :525-544
[2]   房价上涨、多套房决策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率 [J].
李雪松 ;
黄彦彦 .
经济研究, 2015, 50 (09) :100-113
[3]   房价变动对居民消费影响的门限测度——基于中国35个大中城市的实证研究 [J].
段忠东 .
经济科学, 2014, (04) :27-38
[4]   家庭固定资产、财富效应与居民消费:来自中国城镇家庭的经验证据 [J].
李涛 ;
陈斌开 .
经济研究, 2014, 49 (03) :62-75
[5]   房价上涨能够解释中国城镇居民高储蓄率吗?——基于CHIP微观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赵西亮 ;
梁文泉 ;
李实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1) :81-102
[6]   土地供给、住房价格与中国城镇居民储蓄 [J].
陈斌开 ;
杨汝岱 .
经济研究, 2013, 48 (01) :110-122
[7]  
House Price Fluctuations: The Role of Housing Wealth as Borrowing Collateral[J] . Daniel Cooper.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 2013 (4)
[8]  
Housing Wealth and Consumption: A Micro Panel Study[J] . Martin Browning,Mette G?rtz,S?ren Leth‐Petersen.Econ J . 2013 (568)
[9]  
A Model of Housing in the Presence of Adjustment Costs: A Structural Interpretation of Habit Persistence[J] . Marjorie Flavin,Shinobu Nakagawa.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2008 (1)
[10]  
The credit channel of monetary policy: Evidence from the housing market[J] . Matteo Iacoviello,Raoul Minetti.Journal of Macroeconomics . 2007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