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协商的逻辑起点、基本内涵与完善路径

被引:11
作者
宋雄伟
机构
[1] 国家行政学院政治学教研部
关键词
政府协商; 协商民主; 行政协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政府协商的逻辑起点是理论与实践的共同探索和推动,包括理论界对协商民主的概念引入与本土化努力,地方政府主动、被动和偶然的协商民主实践探索。政府协商的本质是政府角色和职能转变;政府协商的主体是政府及职能部门、社会公众和市场主体;政府协商的范围既包括政府外部协商,也包括政府内部协商;政府协商的原则是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与依法行政相结合,注重协商与保证效率相结合,以及全面推进和重点突出相结合;政府协商的程序必须规范化和制度化。完善政府协商应着重从与人大、政协制度充分衔接,制定和公布政府协商事项目录,及时、充分、准确地公开政府信息,积极探索形成社会公众的动议机制,以及建立健全决策咨询机制等方面入手。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行政协商的治理价值及治理面向 [J].
蔡武进 .
学习与实践, 2015, (09) :52-61
[2]   邓小平协商民主思想及现代价值 [J].
李羚 .
毛泽东思想研究, 2014, 31 (06) :58-63
[3]   共识中的差异:国内协商民主研究的理论格局分析 [J].
吴晓林 ;
张翔 .
马克思主义与现实, 2014, (04) :183-189
[4]   中国行政机构协商民主的运作模式、逻辑与建议 [J].
张翔 ;
吴晓林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14, (04) :97-105
[5]   协商民主的制度化与地方治理体系创新:顺德决策咨询委员会制度的经验及其启示 [J].
朱亚鹏 .
公共行政评论, 2014, 7 (02) :2-22+170
[6]   打破社会治理中的信息资源垄断 [J].
张康之 .
行政论坛, 2013, 20 (04) :1-7
[7]   中国共产党协商民主思想的历史演进 [J].
莫岳云 ;
张青红 .
马克思主义研究, 2012, (07) :94-102
[9]   试析人民政协职能的发展与创新 [J].
郑宪 .
新视野, 2010, (02) :17-18
[10]   多元主义、公民社会与理性:协商民主要素分析 [J].
陈家刚 .
天津行政学院学报, 2008, (04) :3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