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家族经理进入家族企业研究:以山西票号为例

被引:16
作者
陈凌 [1 ,2 ]
郭萍 [3 ]
叶长兵 [4 ]
机构
[1] 浙江大学管理学院
[2] 浙江大学城市学院家族企业研究所
[3] 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4] 河南郑州轻工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家族企业; 非家族经理; 山西票号; 集体传记法; 心理所有权;
D O I
10.19744/j.cnki.11-1235/f.2010.12.014
中图分类号
F272 [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山西票号是我国历史上家族企业普遍引入非家族经理的典型范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大量史料文献的收集与整理,获取到34位非家族经理个案,并利用集体传记法对其进入票号的动因及过程特征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票号规模与非家族经理雇佣之间的正相关性不显著,地区扩张战略是引进非家族经理的需求动因;以内部选拔为主的筛选机制、可信第三方的担保以及本地人策略是财东获得和保持能干经理的主要途径。在非家族经理进入的不同阶段,采用动态的激励组合促使他们保持高水平的心理所有权是票号经营活力的源泉;但内控机制的缺失使得非家族经理心理所有权过高,这是山西票号由盛转衰的重要内因,而这一内因至今被晋商的研究者所忽视。
引用
收藏
页码:143 / 154+188 +188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宗族制度、商人信仰与商帮治理:关于明清时期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 [J].
蔡洪滨 ;
周黎安 ;
吴意云 .
管理世界, 2008, (08) :87-99+118+188
[2]  
晋商票号的公司治理研究[J]. 尚代贵.商事法论集. 2007(02)
[4]   职业经理与家族企业的成长 [J].
储小平 .
管理世界, 2002, (04) :100-108+147
[5]   山西票号激励制度解读 [J].
李勇 .
会计研究, 2002, (03) :31-35
[7]  
案例研究[M]. 重庆大学出版社 , (美)罗伯特·K.殷(RobertK.Yin)著, 2004
[8]  
金融票号史论[M]. 中国金融出版社 , 孔祥毅著, 2003
[9]  
晚清公司制度建设研究[M]. 人民出版社 , 李玉著, 2002
[10]  
晋商研究[M]. 山西人民出版社 , 刘建生等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