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权作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理论分析及现实解释意义

被引:237
作者
黄群慧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企业家控制权; 激励约束; 经理市场; 自增强理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2.9 [企业行政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1 ;
摘要
本文旨在从现代企业职业企业家的激励约束角度探讨企业家控制权的理论内涵、作用机理和市场配置 ,并进一步引伸对我国国有企业现实问题的解释意义。本文认为 ,如同报酬一样 ,把控制权作为企业家的激励约束因素 ,就是把企业控制权授予与否、授予后控制权的制约程度作为对企业家努力程度和贡献大小的相应回报 ;企业家控制权激励约束机制是一种动态调整企业家控制权的决策机制。现阶段我国国有企业企业家控制权的特征可以概括为“控制权行政配置”与“内部人控制”共存 ,这是产生“59岁现象”、过度“在职消费”等问题的根源 ;自增强理论可以从深层次说明 2 0年的改革仍不能使得国有企业企业家控制权由“行政配置”转向“市场配置”的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41 / 4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公司经理权法律问题比较研究——兼及我国公司立法之检讨 [J].
范健 ;
蒋大兴 .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1998, (03) :135-148
[2]  
素质与培训:变革时代的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1998年中国企业经营管理者成长与发展专题调查报告[J]. 管理世界. 1998(04)
[3]   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与国有企业兼并中的产权障碍 [J].
张维迎 .
经济研究, 1998, (07) :4-15
[4]   传统公有制经济中的产权界定规则:控制权界定产权 [J].
曹正汉 .
经济科学, 1998, (03) :29-36
[5]   企业家行为的制度分析 [J].
黄泰岩 ;
郑江淮 .
中国工业经济, 1998, (02) :56-60
[7]   我国企业家职业化的障碍分析 [J].
赵国庆 .
中国工业经济, 1997, (04) :66-68
[8]   外部经理市场对国有企业的影响及对策 [J].
芮明杰 ;
赵春明 .
中国工业经济, 1997, (02) :61-66
[9]   激励理论的新发展与中国的金融改革 [J].
钱颖一 .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1996, (06) :33-37
[10]   中国的发展有赖于一大批真正企业家的崛起──兼议体制内外企业经营者的环境与行为 [J].
贺阳 .
中国工业经济, 1996, (09) :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