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乡村性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23
作者
邵子南 [1 ,2 ,3 ]
陈江龙 [2 ]
苏勤 [3 ]
吴群 [1 ]
机构
[1]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3] 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乡村; 乡村性;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江苏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7 [地方农业经济]; TU982.29 [农村乡镇规划];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083302 ;
摘要
基于城乡一体化思想,在分析乡村性内涵基础上,采用人口密度等指标构建乡村性评价体系,以全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等数据为基础,借助SPSS、ArcGIS、Geoda软件,探讨了江苏省县域单元乡村性空间格局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2000~2010年,江苏全省县域单元乡村性逐渐减弱,并呈现出阶梯状的空间分布态势;(2)各县域乡村性指数并不表现为完全随机状态,而是存在显著的正空间相关性。热点区域分布在沭阳县与泗阳县交界处为核心的圈层结构,冷点区域集中在乡镇工业发达的苏锡常地区;(3)社会环境、交通、资本、工业化和城市化、政策等因素是乡村性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4)未发现乡村性加强的现象;在数据可获得情况下,以乡镇为单元研究乡村性将具有更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85 / 19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21]  
Urban and Rural Definitions in Regional Context: A Case Study on Turkey. Odul, Hurriyet. European Planning Studies . 2010
[22]   乡村空间地域系统的功能多元化与新农村发展模式 [J].
刘自强 ;
李静 ;
鲁奇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8, (05) :532-536
[23]   我国区域经济差异变动的原因:一个要素流动和集聚经济的视角 [J].
陈良文 ;
杨开忠 .
当代经济科学, 2007, (03) :35-42+124
[24]   乡村旅游的乡村性测评模型——以江西婺源为例 [J].
冯淑华 ;
沙润 .
地理研究, 2007, (03) :616-624
[25]   中国区域经济时空动态不平衡发展分析 [J].
刘旭华 ;
王劲峰 ;
孟斌 .
地理研究, 2004, (04) :530-540
[26]   中国区域发展的新因素与新格局 [J].
陆大道 .
地理研究, 2003, (03) :261-271
[27]   乡村概念辨析 [J].
张小林 .
地理学报, 1998, (04) :7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