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包干制:县域治理的逻辑与机制——基于华中某省D县的考察

被引:85
作者
杨华 [1 ]
袁松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浙江师范大学法政学院
关键词
县域治理; 行政包干制; 科层制; 压力型体制; 运动式治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0 [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在县域治理中,行政科层制具有专业化、技术化和程序化等优势,承担了诸多治理事务,但其形式主义、部门分割、严格预算等固有属性,使其难以多快好省地实现公共治理目标。行政包干制则通过政治动员的方式充分调动和整合党政部门的资源,可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和超常规治理。在行政包干制中,县级党委通过党委会议的形式,将县域范围内那些重要的、行政科层制难以胜任的治理事务转化为政治任务,改变治理事务的性质,并对党政部门进行结构整合、资源聚集与功能重组,以完成政治任务,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较好地改变县域经济社会面貌。行政包干的实质是对政治任务的包干,没有被转化为政治任务的治理事务仍由行政科层制来完成。行政包干制与行政科层制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共同完成县域内大部分治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82 / 198+9 +9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转型中的县域治理.[M].樊红敏; 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2]  
地方财政与治理能力.[M].王敬尧; 著.商务印书馆.2010,
[3]  
从压力型体制向民主合作体制的转变.[M].荣敬本等著;.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
[4]   行政体制中的责权利层级不对称问题 [J].
贺雪峰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5, (04) :5-7
[5]   土地征收中的“行政包干制”及其后果 [J].
郭亮 .
政治学研究, 2015, (01) :114-125
[6]   行政发包制与帝国逻辑 周黎安《行政发包制》读后感 [J].
周雪光 .
社会, 2014, 34 (06) :39-51
[7]   再论行政发包制:对评论人的回应 [J].
周黎安 .
社会, 2014, 34 (06) :98-113
[8]   行政包干的组织基础 [J].
张静 .
社会, 2014, 34 (06) :85-97
[9]   论基层运动型治理——兼与周雪光等商榷 [J].
欧阳静 .
开放时代, 2014, (06) :180-190+9
[10]   “政府兜底”:当前农村社会冲突管理中的现象与逻辑 [J].
杨华 .
公共管理学报, 2014, 11 (02) :115-128+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