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梗死患者中医证候与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17
作者
李京 [1 ]
曹锐 [1 ]
朱宏勋 [1 ]
胡文忠 [1 ]
机构
[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
关键词
脑梗死; 急性; 证候要素; 神经功能; 凝血因子; 相关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3 [脑栓塞];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中医证候要素与神经功能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23例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按《中风病辨证诊断标准》进行证候评分,参照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NDS),同时检测凝血因子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纤维蛋白原(FIB)含量。研究中医证候与NDS及凝血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223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依据中医证候要素分为风证(147例,占65.92%)、火证(100例,占44.84%)、痰证(123例,占55.16%)、血瘀证(78例,占34.98%)、气虚证(31例,占13.90%)、阴虚阳亢证(25例,占11.21%),其中以风证、痰证、火证为主。风证、火证、痰证和气虚证证候积分与NDS均呈正相关(r1=0.207、P1=0.002,r2=0.284、P2=0.000,r3=0.245、P3=0.000,r4=0.152、P4=0.023);气虚证证候积分与PT呈负相关(r=-0.170,P=0.011);痰证、血瘀证、气虚证证候积分与APTT均呈负相关(r1=-0.182、P1=0.006,r2=-0.148、P2=0.027,r3=-0.211、P3=0.001);余证候与NDS及凝血因子均无相关性。结论脑梗死急性期以风证、痰证、火证对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影响较大,气虚证亦有影响。痰证、血瘀证及气虚证与患者凝血功能密切相关,其分值可反映患者的凝血功能状态。
引用
收藏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风急症证候研究与问题探讨 [J].
谌剑飞 ;
关少侠 ;
丁萍 ;
李创鹏 ;
梁浩荣 ;
马雅玲 ;
奚玉风 ;
杨慧珊 ;
蔡绍华 ;
张艳玲 ;
徐进华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1, (03) :169-171
[2]   急性脑梗死发作期间组织因子途径改变的观察 [J].
文志斌 ;
熊石龙 ;
何晓凡 ;
何美霞 ;
贺石林 ;
解勤之 ;
蹇在伏 ;
陈方平 ;
肖波 ;
杨期东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3, (09) :529-531
[3]   中风病急性期综合治疗方案研究与评价——附522例临床研究报告 [J].
张伯礼 ;
王玉来 ;
高颖 ;
曹晓岚 ;
高利 ;
崔旦旦 ;
毛秉豫 ;
李涛 ;
富春儒 ;
吴迪 ;
胡学军 ;
林培政 ;
韩景献 .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2005, (05) :259-263
[4]   急性脑梗死始发状态证候量值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功能指标水平的相关性探讨 [J].
谌剑飞 ;
关少侠 ;
马雅玲 ;
丁萍 ;
梁浩荣 .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2002, (02) :81-83
[5]  
Association of fibrinolytic parameters with early atherosclerosis: the ARIC study. Salomaa V,Stinson V,Kark J D,et al. Circulation . 1995
[6]  
中医内科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永炎主编, 1997
[7]  
中医内科学[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王永炎主编, 1997
[8]  
缺血性脑血管疾病[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 李忠编著, 2002
[9]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郑筱萸主编, 2002
[10]  
神经内科疾病诊疗指南[M]. 科学出版社 , 方思羽,张苏明主编,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