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流域地表水水质的模糊综合评价

被引:19
作者
宋述军 [1 ,2 ]
周万村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沱江流域; 地表水; 水质; 模糊综合评价; 隶属度函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4 [水质评价];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沱江是长江上游的一个重要支流,其水质安全对维持成都平原及周边地区正常的生产生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采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沱江流域15个地表水监测断面的水质状况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15个监测断面中,处于清洁状态的有6个,占40%;处于未污染的有4个,约占26.7%;处于轻污染和中污染的各有1个,分别约占6.7%;处于重污染的有3个,占20%。处于清洁和未污染的断面主要位于沱江流域的中游,其水质状况较好;处于中污染和重污染的断面主要位于沱江流域的上游和下游,水质状况较差。需要加强流域综合治理尤其是对沱江上游和下游的治理,以确保沱江流域的水质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28 / 130+134 +134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1]   干旱区天然植被生态需水量计算方法 [J].
张丽 ;
董增川 ;
赵斌 .
水科学进展, 2003, (06) :745-748
[12]   关于生态用水研究的讨论 [J].
宋炳煜 ;
杨稢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5) :617-625
[13]   基于模糊关系理论的冰川泥石流活动性评价方法 [J].
陈杰 ;
崔鹏 ;
韦方强 ;
邹翔 .
水土保持研究, 2003, (02) :1-4+43
[14]   生态用水及其核算方法 [J].
苗鸿 ;
魏彦昌 ;
姜立军 ;
欧阳志云 ;
史俊通 ;
王效科 ;
赵景柱 .
生态学报, 2003, (06) :1156-1164
[15]   北京市生态用水的计算 [J].
陈丽华 ;
余新晓 ;
王礼先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4) :116-118
[16]   干旱半干旱地区植被生态用水计算 [J].
左其亭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3) :114-117
[17]   利用模糊综合评判法评价潮白河流域水质 [J].
李莲芳 ;
曾希柏 ;
李国学 ;
梅旭荣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2) :471-476
[18]   植被生态需水研究进展及展望 [J].
何永涛 ;
闵庆文 ;
李文华 .
资源科学, 2005, (04) :8-13
[19]   北京市生态用水分类及森林植被生态用水定额的确定 [J].
陈丽华 ;
王礼先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1, (04) :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