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足迹模型在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中的改进

被引:33
作者
甄翌 [1 ,2 ]
康文星 [1 ]
机构
[1]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 湖南商学院旅游管理系
关键词
旅游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 旅游可持续发展; 评价; 张家界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592 [中国旅游事业]; X22 [环境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120203 ; 083001 ;
摘要
改进了基于生态足迹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模型,提出了可转移生态足迹、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和根生态赤字/盈余的概念。改进模型减小了由于贸易因素而导致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价结果的偏差。不可转移生态足迹反映了旅游区域承受人类活动产生的环境影响压力的真实情况,而可转移生态足迹对本地旅游可持续发展影响不大。旅游目的地不可转移生态足迹由居民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与旅游者不可转移生态足迹组成。通过研究根生态赤字/盈余来判断旅游发展的规模是否处于合理状态。以张家界市为实证研究对象,研究结果表明:张家界市2006年居民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为190.05万hm2,旅游者不可转移生态足迹为22.10万hm2,生态赤字为94.45万hm2,根生态盈余为7.62万hm2,反映出2006年张家界旅游发展规模合理。
引用
收藏
页码:5401 / 54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福州市旅游生态足迹动态 [J].
曹辉 ;
陈秋华 .
生态学报, 2007, (11) :4686-4695
[2]   基于旅游生态足迹模型的西安市旅游可持续发展评估 [J].
王保利 ;
李永宏 .
生态学报, 2007, (11) :4777-4784
[3]   基于生态足迹的旅游生态环境承载力计算方法 [J].
李江天 ;
甘碧群 .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信息与管理工程版), 2007, (02) :96-100+107
[4]   基于生态足迹分析的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定量评价研究——以开封市为例 [J].
曹新向 ;
姬晓娜 ;
安传艳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06, (06) :133-136
[5]   沈阳市高校生态足迹和生态效率研究 [J].
李广军 ;
顾晓薇 ;
王青 ;
刘建兴 ;
严欢欢 .
资源科学, 2005, (06) :140-145
[6]   基于EFA的旅游景区生态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 [J].
刘年丰 ;
姚瑞珍 ;
刘锐 ;
宋巍巍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5, (05) :95-97+121
[7]   旅游生态足迹:测度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 [J].
杨桂华 ;
李鹏 .
生态学报, 2005, (06) :1475-1480
[8]   旅游生态足迹模型及黄山市实证分析 [J].
章锦河 ;
张捷 .
地理学报, 2004, (05) :763-771
[9]   商丘市居民生活消费生态足迹的时间序列分析 [J].
闵庆文 ;
余卫东 ;
成升魁 .
资源科学, 2004, (05) :125-131
[10]   澳门2001年生态足迹分析 [J].
李金平 ;
王志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3, (02) :197-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