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人口、经济的我国能源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9
作者
原艳梅
林振山
徐志华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关键词
人口; EMD; GDP; 能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26.2 []; F206 [能源管理];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0202 ; 020201 ; 0701 ; 070104 ;
摘要
能源是经济增长最基本的驱动力,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能源需求持续增长的现状下,分析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是十分必要的。利用EMD方法分别对19532006年间我国人均耗能值及万元GDP能耗值进行多时间尺度分析,并构建动力学模型,分别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两方面进行预测。结果表明:①我国人均耗能值以13.5年准周期波动为主;万元GDP能耗值以4.7年准周期波动为主。②无论是基于人口的预测,还是基于经济发展的预测,到2017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达到约33×108t标煤。即便我国人口增长控制得当,经济增长按年7%的增长率预测,能源供需之间仍是不平衡的。我国未来的能源安全保障前景不容乐观。为了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一方面必须"开源",加快发展核电,另一方面"节流",即大力实施节能减排,才能缓解能源供需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791 / 7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中国能源供求状况及前景分析 [J].
"中国能源供求状况及前景分析"课题组 ;
郑京平 .
统计研究, 2007, (10) :3-8
[2]   我国“十一五”期间能源强度下降趋势分析——如何实现能源强度下降20%的目标 [J].
何建坤 ;
张希良 .
中国软科学, 2006, (04) :33-38
[3]   我国水资源需求量动力学预测及对策建议 [J].
梁仁君 ;
林振山 ;
陈玲玲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06) :32-36
[4]   基于EMD的我国粮食产量波动及其成因多尺度分析 [J].
刘会玉 ;
林振山 ;
张明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45-751
[5]   积极缓解能源约束 努力实现有序发展 [J].
国家统计局课题组 .
统计研究, 2005, (06) :3-11
[6]   石油价格波动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及对策建议 [J].
韩冬炎 ;
陈蕊 .
商业研究, 2004, (14) :135-138
[7]   近四百年北半球气温变化的分析:EMD方法的应用 [J].
林振山 ;
汪曙光 .
热带气象学报, 2004, (01) :90-96
[8]   中国能源需求和能源强度预测的情景分析模型及其应用 [J].
梁巧梅 ;
魏一鸣 ;
范英 ;
Norio Okada .
管理学报, 2004, (01) :62-66+4
[9]   技术进步对中国能源供需结构的影响 [J].
任锦鸾 ;
顾培亮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02, (05) :599-602
[10]   论国家资源安全及其保障战略 [J].
沈镭 ;
成升魁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4) :39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