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网络结构及其时滞变化——基于DLI指数的分析

被引:9
作者
刘华军 [1 ]
张耀 [1 ]
孙亚男 [2 ]
机构
[1] 山东财经大学经济学院
[2] 山东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 空间网络结构; 时滞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区域发展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为区域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文章基于2000~2013年地区发展与民生指数(DLI)数据,对中国区域发展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特征及其时滞变化进行了全面解构。研究表明,中国区域发展的空间关联具有较明显的极化特征,东部省份自身的发展动能较强,能够普遍带动其他省份的发展;西部省份的发展特点则相反。空间网络中板块间的传导关系具有明显的梯度溢出特点,与板块间的溢出相比,同一板块内部"同级"省份之间的溢出效应较弱。中国区域发展空间溢出总量的半衰期为2~3年,空间溢出的传导时间集中在1年左右,并具有时间上的持续性。在"十三五"期间,利用并发挥区域发展空间关联的网络结构效应,有利于加快形成"以点带面、从线到片"的区域合作空间格局,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动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0 / 71+127 +127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及其解释——基于网络分析方法 [J].
李敬 ;
陈澍 ;
万广华 ;
付陈梅 .
经济研究, 2014, 49 (11) :4-16
[2]   长江中游城市集群经济网络结构分析 [J].
汤放华 ;
汤慧 ;
孙倩 ;
汤迪莎 .
地理学报, 2013, 68 (10) :1357-1366
[3]   基于时间距离的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经济联系变化网络分析研究 [J].
靳海攀 ;
郑林 ;
张敬伟 .
经济地理, 2013, 33 (06) :148-154
[4]   中国区域空间结构演化态势研究 [J].
李国平 ;
王志宝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50 (03) :148-157
[5]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社会网络分析 [J].
侯赟慧 ;
刘志彪 ;
岳中刚 .
中国软科学, 2009, (12) :90-101
[6]  
中国区域协调发展研究.[M].魏后凯; 等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