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系统评价

被引:15
作者
张兆辉 [1 ]
张清 [1 ]
何国厚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2] 湖北医药学院太和医院神经内科
关键词
rt-PA; 依达拉奉; 脑梗死; 随机对照试验;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3 [急性脑血管疾病(中风)];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系统评价重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联合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NKI、VIP、万方数据库和CBM,全面收集关于rt-PA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到2014年7月,按改良Jadad评分法进行分析,统计学分析采用RevMan 5.0软件。结果共纳入10个随机对照试验,合计628例患者,其中治疗组319例,对照组309例。Meta分析四个主要结局显示,rt-PA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方面与单独应用rt-PA治疗比较,差异明显[-3.13(-5.00,-1.26),P=0.001];rt-PA联合依达拉奉在治疗急性脑梗死总有效率方面与单独应用rt-PA治疗比较,差异也明显[OR(95%CI)为2.75(1.75,4.32),P<0.0001];此外,rt-PA联合依达拉奉在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方面优于单用rt-PA[WMD(95%CI)为8.36(4.25,12.48),P<0.0001];而在以颅内出血为主的不良反应方面联用依达拉奉并不增加出血转化(P=0.38)。结论 rt-PA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对神经功能障碍有良好改善作用,患者远期预后好,且不增加出血转化。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3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依达拉奉联合rt-PA治疗对脑梗死患者的抗心磷脂抗体、内皮素-1和D-二聚体的影响 [J].
潘丹红 ;
瞿笑丰 ;
沈燕 .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4, 13 (09) :702-705
[2]   依达拉奉联合rt-PA超时间窗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 [J].
李欣 ;
李雯 ;
刘凌云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3, 33 (14) :3287-3288
[3]   依达拉奉在急性脑梗死静脉rt-PA溶栓后的疗效观察 [J].
黄汉宁 ;
黄丹丹 ;
邓耀芳 ;
崔明志 .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10 (19) :42-43
[4]   超早期脑梗死溶栓治疗联合应用依达拉奉后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临床观察 [J].
陈宝龙 ;
李俊杰 ;
刘亚华 ;
郭小东 ;
马立芝 .
空军医学杂志, 2012, 28 (02) :78-80
[5]   联合用药治疗ACI的疗效评价 [J].
赵发辉 ;
周元平 .
中国实用医药, 2012, 7 (16) :165-166
[6]   依达拉奉联合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J].
田强 ;
张美增 .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1, 31 (02) :196-198
[7]   依达拉奉对脑梗死患者超时间窗溶栓治疗的神经保护作用 [J].
王雅琼 ;
李欣 ;
邱诗雄 .
临床荟萃, 2009, 24 (24) :2131-2134
[8]   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 [J].
吴景芬 ;
常有军 ;
吴文斌 ;
杨友松 ;
陈祥慧 .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9, (02) :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