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乡村振兴主体的缺失与回归

被引:22
作者
罗康智 [1 ,2 ]
郑茂刚 [2 ]
机构
[1] 凯里学院人文学院
[2] 凯里学院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主体; 缺失与回归;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 [农业经济建设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随着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农村空心化、农业边缘化、农民老龄化"问题应运而生。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为了解决上述"三农"问题,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首次旗帜鲜明的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在顶层设计之下,不同学科的专家、学者都从各自不同的视角,提出解决这一复杂问题的思路和方法。通过对这一问题相关研究的系统梳理,研究者达成一种共识:进行乡村振兴首先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让缺失的主体(人)有序的回归。
引用
收藏
页码:91 / 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乡村振兴视野下的农民工返乡创业模式研究 [J].
刘志阳 ;
李斌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 (12) :17-23
[2]   中国传统村落的基本属性及当代价值研究 [J].
罗康智 .
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17, 9 (03) :76-81
[3]   主粮结构的优化:当代生态建设的又一关键环节 [J].
杨庭硕 ;
耿中耀 .
文山学院学报, 2017, 30 (04) :1-7
[4]   生态文明语境下当代农业弱质性的再认识 [J].
杨卫书 ;
皇甫睿 .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 34 (03) :59-64
[5]  
传统村落急剧消失意味着什么?.[N].方莉;.光明日报.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