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语境下当代农业弱质性的再认识

被引:4
作者
杨卫书 [1 ,2 ]
皇甫睿 [1 ]
机构
[1] 吉首大学历史与文化学院
[2] 中共永顺县委党校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生态公益服务; 农业弱质性;
D O I
10.15958/j.cnki.gdxbshb.2016.03.010
中图分类号
F323.22 [农村生态环境保护];
学科分类号
083305 ;
摘要
此前,学界对我国"三农"问题的研究结论,大多倾向于认定当代农业是一个弱质性产业。当代农业弱质性的形成与农业生产作用和功能认识不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创造价值核算失当密切相关。这种失当还会派生出生态维护主体利益受损和主体缺位问题,诱发生态灾变和生态危机。在建设生态文明的语境下,通过对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生态文明三种文明核心价值的对比,就不难发现,所谓当代农业的弱质性,本质在于工业文明核心价值"负效应"所使然。在这样的思维框架下,不仅漏算了农业生产所能提供的生态公益服务价值,而且还垄断了农产品的流通渠道,人为地压低了农产品价格,最终才表现为农业的弱质性。只有在生态文明核心价值的指导下,清除这一不平等的核算方式,当代农业生产的弱质性才能得以根除,农业的基础地位才能获得科学合理的解读。
引用
收藏
页码:59 / 6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研究 [J].
朱有志 .
求索, 2015, (05) :193-193
[2]   当代生态危机的深层根源及其警示意义 [J].
姜正君 .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16 (02) :72-79
[3]   探源生态危机:资本逻辑的时空布展 [J].
张乐 ;
胡敏中 .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9 (02) :143-148
[4]   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 [J].
陈学明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11) :4-23+203
[5]   农业的弱质性与弱势性辨析 [J].
曾庆芬 .
云南社会科学, 2007, (06) :94-97
[6]   论马克思主义农业基础地位理论的继承与发展 [J].
胡岳岷 .
当代经济研究, 2007, (08) :56-61
[7]   中国农业弱质性的依据、内涵和改变途径 [J].
高帆 .
云南社会科学, 2006, (03) :49-53
[8]   论我国农业弱质性及其弥补对策研究 [J].
叶堂林 .
农业经济, 2006, (04) :30-32
[9]   论资本原始积累及其派生形式 [J].
许经勇 .
南方经济, 2001, (09) :23-24
[10]   英法两国资本原始积累之比较 [J].
申晓若 .
吉林师范学院学报, 1995, (02) :31-34